这个水果,补血功效竟比红枣还强澎湃在线
原创米医生素问轩 大家好,我是米医生 说起中医里的经典名方 相信很多人会想到“归脾汤”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归脾汤 能治疗心脾两虚引起的 怔忡健忘,惊悸盗汗,发热体倦 食少不眠,妇女月经异常等问题 归脾归脾 应当功效如其名 然而 《本草心编》却说 “夫归脾汤何物,非健脾之药” 问题来了 名为“归脾” 哪有非健脾之药的道理? 所以 《本草新编》在后面又紧接着解释 归脾汤……必藉龙眼肉哉。 龙眼肉实能调和诸药, 使之分送于心、肝、脾、胃之中, 不但专入心、肝也。 答案出来了: 归脾汤,必藉龙眼肉哉。 龙眼肉 中医以前也叫元肉 其实就是我们常吃的桂圆肉 新鲜的龙眼在水果店就可以买到 把鲜龙眼晒干或烘成干果后 就是我们常吃的桂圆肉 再去掉外壳,内核之后 一般产于广东,福建,广西的 就是我们入药的龙眼肉 那甜甜的,好吃的龙眼肉 到底什么功效呢? 龙眼肉 自古以来就是药食两用的美食 与荔枝、香蕉、菠萝 统称为“华南四大珍果” 古语甚至有云:“北人参,南桂圆” 在玉灵膏中 龙眼就可用于替代人参之功 以此可见它滋补能力之强 龙眼肉 味甘,性温,气平 入心经、脾经 它最根本的功效 在于补养心脾之气血 既可以补心气 又可以补阴血 所以龙眼肉经常被用于治疗 心血不足+脾气亏虚 也就是心脾两虚的患者 心脾两虚的患者 现在门诊上真不少 其原因大多 都和生活有关 一边是公司kpi压力 一边是带娃辅导功课 上面还有四个老人 多思多虑伤脾 想的太多 操心过度 这些都会导致心脾两伤 劳心伤脾了,进而就会出现 面色萎黄,失眠多梦 注意力下降,神疲乏力 食欲下降,月经量少且淋漓不尽 舌头淡嫩,脉细弱等表现。。。 而龙眼肉呢? 正好有补养心脾的作用 故《雷公炮制药性解》夸它: “龙眼,养肌肉,益虚羸,美颜色,除健忘,治怔忡,增智慧,明耳目,久服延年。” 且龙眼虽质地比较滋腻 但因自带气香的缘故 能略减它滋腻的弊端 所以龙眼很适合上述人群食用 那有人又要问了: 补气血红枣也可以, 它和红枣又有什么区别? 《本草求真》对这俩有过解释 “龙眼气味甘温,多有似于大枣,但此甘味更重,润气尤多,于补气之中,又更存有补血之力。” 简单翻译一下 就是这俩功效确实很接近 但若细分的话 龙眼比红枣更润 于补气之中 又更有补血之功 其补血作用强于红枣 所以 如果你是脾气虚弱+容易出血 比如容易厌食,腹胀,疲乏的同时 兼见牙龈出血,流鼻血,月经淋漓等表现 就可以优先选择龙眼 不过 我知道很多人不敢多吃龙眼 因为众所周知 龙眼性温 吃多了怕和荔枝一样上火 的确 荔枝气味纯阳 吃多了容易牙龈肿痛,脸上长痘 但龙眼和荔枝还是有点不同的 《本草纲目》就说: 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 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 所以龙眼虽然也性温 却也没荔枝那么容易上火 不过龙眼说到底是热性的 如果你是体质偏热的 或者痰湿重,有积食,感冒的人 确实是不太适合多吃 毕竟与祛风药,化湿药相比 补益的药能量还是比较大的 吃多了是会容易不消化上火 那龙眼怎么吃才能不上火呢? 清代名医王孟英是这样推荐的 把龙眼肉+西洋参 用10:1的比例 放在饭锅上蒸到百次 然后可大补气血 功胜参芪 因为西洋参性偏凉 可以反佐龙眼肉的性温 (就不太容易上火了) 另外再一点点补气的 可以增强龙眼肉补气的功效 气也能生血 最重要的是什么? 蒸百次 蒸到百次后 脾胃更容易运化消化它了 就不容易上火了 正常脾胃ok的 身体里没有什么郁火的人 是不会吃3-5个龙眼肉就上火的 如果还不放心的话 可以用土方法来解决 用龙眼壳煮地浆水 或者吃前用盐浸泡一下龙眼 也能缓解过食龙眼带来的不适 最后 再给大家归纳一张表 简单讲一下龙眼该怎么吃 好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cd/11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养肝就是养命多用三种东西泡水喝,对肝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