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有价,参无价参农与参
这段时间,隆桑与朋友交谈之间听出他对人参种植与收获的一些感慨。虽然作为一个植物学专业的硕士,但是我更多的是与野生药用植物打交道。骨子里对人工种植的药材不感冒。但是当对方给我了这些相片之后,我知道,我错了。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人参的贵重不在于它的重量与否,而是在于参农对人参倾注了多少。人参的生长周期很长,这就意味着参农需要日日夜夜的与之相伴数年。 面朝黄土背朝天。年复一年的施肥喷药,就是为了一个很朴实的愿望:小棒槌能早日长成大棒槌。但是人参太过于娇贵。水少则泡体,水多则烂根。肥少生长缓慢,肥多烧苗减产。这么娇贵的东西,在自然界中生长是何其困难。 整理好地,点种参籽。参地的一般为一点六米宽,长十米为一帘。而白山地区的计量方法是“丈”,一丈为三米三。人参对土地的要求很高,尽管是平地种植,也需要一定的坡度。水大则烂根,直接造成减产。这些在参农的心里都是一代代一次次总结出来的古老经验。 参农对人参,真的与对子女一般。冬怕冷,夏怕晒。因为这些都会对人参造成致命性的打击。冬季寒冷,湿度过大或者地表土一化一冻都会造成人参的冻伤,这种冻伤之后就是受伤的部位全部腐烂,进而蔓延到整支参。人参的叶子是非常薄,阳光直射会将叶片晒焦。夏天倒苗,可以说这支人参就已经废了。 为了给人参营造适合的环境,参农真的殚精竭虑。试问还有什么植物可以享受到炎炎夏日遮荫棚,凛凛寒冬覆草被的优厚待遇?这次的素材是西洋参,也就是花旗参。他的生产周期相对人参是较短的,成熟周期为四年。因为西洋参在生长的第五年开始,肉质的根渐渐开始木质化。最后会变成黄芪一样的木头一般的木质草根。经济价值四年与五年不可同日而语。 而人参参龄越长则越发珍贵,但我们不能仅看到十年的人参为什么与十五年的人参价格相差甚远。而要明白人参每年都是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熬过寒冬,顶过酷夏的过程中都会不断的损兵折将。隆桑家里有一片林下参种植基地,第一年苗情特别好,预计有几十万支苗。但是每年都在不断是损耗减产,当到了第七年的时候,很不幸已经很难得可以见到一株参苗了。不说精力与金钱的投资,几年的光阴也付诸东流。 隆桑的朋友这片西洋参园,长势真的很好。精于管理,加上天公作美。正直人参行业火热升温,在四年之后会得到一份满意的价格来回报苦心经营它们的参农的。 不要感觉人参大面积种植它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珍贵。前些日子,隆桑为了体验生活,跟随以为收人参的朋友上山下乡。发现苗情良好的园子十之二三而已。可以说每个参农都是在拿青春赌明天。运气好,衣食无忧。运气不好,穷困潦倒。 一个人有几个四年可以来种植西洋参?一个人又有几个十五年来种植林下参?光阴对人人都是公平的,当我们看到人参较为高昂的价格时,你并没有了解参诗多么的来之不易。每一个能来到你手上的参,都是幸运儿。都是为你带来一份健康长寿,且不屈于命运战胜恶劣环境的千金之躯。 人参的收获是喜悦的,但是收获的过程是辛苦的。在山上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而强体力劳动让人水分迅速蒸发消耗。挖参人要随身携带着饮水,时而的补充水分。 强体力劳动剧烈的消耗着参农们的体力。条件所限,只能在休息之时吃一点冷饼凉馍,就这甘洌的泉水这就是他们的午餐。你还认为人参来之容易,价格名不符实么? 男人挖参,女人整理。有一种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味道。参香扑鼻,但是时间久了不吃之闻也会让人上火。隆桑的一位伯伯,每天都与大量的鲜参打交道,在与之交谈时上火导致他只见张嘴不闻其声。这一行业的艰难之处可见一斑了。 如果根根都是如此粗壮的棒槌,估计参农们做梦都会笑醒的。但是天不遂人愿,这样的分量在四年的西洋参种,只有二至三层。 这是腐烂的参留下的残枝,在大自然的洗礼下没有抗下一年的风摧雨打。然而我们没有见到的,又会有多少呢?在参园里,每天都发生着这样的生命循环。我们只是在一个时间的节点将其取出观察而已。 莘莘参农,参参不息。一代代的耕耘,一代代的收获。白山黑土孕育的瑰宝之光彩世人皆知。但去深入了解其光彩背后的辛酸与血汗又有几人? 隆桑拙劣的文笔难以表述参农的艰辛。希望大家可以体会到其中一二,就已经让隆桑欣喜了。 如果你与参为伍,以参谋生。如果你的身边有人种植人参。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向参农致敬!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echec.com/xyscd/168.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朝阳免申耕使用效果回访威海文登西洋
- 下一篇文章: 2017年最美养生日历出来啦,人手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