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身体部位出汗可以看出你的身体状况。出汗是人体的一种生理现象,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废物,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表现为异常的出汗。中医常根据出汗的时间、部位等特点来判断身体内在的健康状况,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两种:按出汗时间分白天出汗过多:无论冬夏,即使白天不活动或只是轻微活动,往往也会汗出不止。这些人通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这是气虚的表现。气虚多汗的人在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等,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晚上出汗:睡着后出汗,醒来后汗止,中医称之为“盗汗”。这类人常常伴随手脚心发热、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口腔溃疡容易缠绵不愈、心烦易失眠等特点,中医认为这是阴虚的表现。这类人在饮食上宜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日常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片等泡水饮用,以滋阴。按出汗部位分中医上有“动汗”和“静汗”之分。由于天气环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相当于被动出汗。不少异常的静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盗汗等。有些人不热、不运动时前心后背会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1、鼻子出汗:肺气不足诊断: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建议:肺气不足主要是因为其天生体质虚弱造成。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2、额头出汗:肝阳上亢诊断: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3、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诊断: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建议: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4、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诊断: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建议: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平时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还要有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以免破坏正常的生理规律,造成荷尔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进而引发其他疾病;还要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内分泌系统;预防感染;不要购买塑料制的生活用品,尽量避免环境激素的危害。5、手心、脚心出汗:血虚诊断: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6、胸口出汗:脾胃失和诊断: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关于我们心灯佛教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cd/5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