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中药的认识误区
北京荨麻疹的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311.html 一提起中药,最初的印象里,大多数人恐怕就会浮现出以前身边的长辈或者认识的人,用那种罐子熬药的场景:难闻的中药味透过时光的隧道似乎缓缓飘动。 中药这个术语的出现,大概出现在清代的中后期,也就是有多年的历史,在此之前,我们国家传统用的这个药物统称为药,有时候也根据药物毒性的广义,俗话说的“是药三分毒”,广泛地存在毒性,所以也把这个药称为毒药,但这个比较少,在一般地情况下,都是简称叫做药。 后来随着西方医药的传入,尤其是系统地传入以后,为了区别于西方这个医药(医学和药学),和我们传统的医学和药学,所以人们把西方传入的医学叫做西医,把西方传入的药学叫做西药。 那么相对来讲,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这个医学就叫中医、中医学,那么传统使用的药物就叫做中药。 虽然中药使用了有多年的历史,但是对中药的一些认识估计很多人跟我一样也有类似的误区,我们一起来认识下中药究竟是什么。 01 中药只有中国有吗中药只有中国有,曾经我也这么认为。 把中药的“中”理解为是一个地域的概念,就是中国的意思,认为中药是产于中国的药物,那么这种说法它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这个中药千百年以来,都是在我们国家的人们当中使用,它主要是出产在中国,这个是客观的事实。 但是在这个中药当中,从古代开始一直就有外来药,它并不产在中国。 比如说在中药当中的活血化瘀药当中的乳香、没药,它的原产地是在东非,东非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这样的一些国家为主产地。 在汉代末期,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是由佛教把这两个药带到中国,而当时不是作为药物使用,而是佛教作为一些宗教仪式使用的这种物质,或者把它作为香料这样子来使用,后来发现它是一个重要的活血化瘀止痛的药物,慢慢地就成为了中药。 那么这两味药就是到现在我们中国也不出产,它的产地主要还是在东非这些国家。 再说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西洋参,它主要产在美国、加拿大这样的一些国家,我们国家过去不出产,当然现在已经引种到我们国家了。象这样的情况在中药里面还比较多,也就是中药它虽然产要产在中国,但是不完全是中国出产的,也就是有外来的药物。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那么出产在中国的药物,它也未必是都作为中药使用。 比如说现在常常用来治疗癌症的紫杉醇、喜树碱,它来源于我们国家出产的紫杉和喜树,从里面提取的这个有效成分,但是现在还没有作为中药使用,它也产在中国。 因此中药主要产在中国,但不一定都产在中国,产于中国的药物,它也不一定都作为中药使用。 所以把中药称为产于中国的药,把“中”字作为地域性的概念来理解,就有它的局限性,也不完全正确。 02 中药是中医使用的药吗 两个医生一个中医一个西医都穿着一样的白大褂,让你分辨谁是中医谁是西医很难分,但如果出现个标志性动作,一个医生让病人伸出手臂开始诊脉,你确认这个就是中医。 电视剧里就这么演古代剧的,那中医开中药就是再顺其不过了。 那是不是有人说中药就是中医使用的药物,这个说法在古代应该说是完全正确,因为在古代就只有中医,当然他使用的药物都是中药。 但是尤其是当代中医高等教育的发展,从年开始,我们国家开始开设这个中医药院校,由中医药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古代的这个中医完全的不一样,他除了学习中医、中药的整个理论和知识以外,也要用相当的这个时间来学习西医的一些理论或者西药的一些知识。 所以在当代的这个中医师,他可以使用西药,西医院校也有不少学生在学校里面也学过中医药的一些知识,医院的临床医生,他们在处方的时候,也常常使用中药,比如说一些中成药那是经常使用的。 因此在当代,中药并不是中医使用的一种专利。 尤其是我们现在除了中医、西医以外,还有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的学生,西医药和中医药的知识他们都有,两类的药物都在同时地使用。 所以从当代的客观实际来讲,把这中药认为是中医使用的药物也有它的局限性。 03 中药是天然药吗把中药和天然药等同起来,所谓天然药是和化学合成药相对而言的,中药当然绝大多数是天然药物,这一点是正确的。 但是中药自古以来,也不完全是天然药物,现在全世界都公认化学合成药的先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炼丹术。 最早把炼丹术当中的一些合理的部分用于这个药物的生产,首先是中医中药,中药自古以来,除了使用大量的天然物品以外,并不排斥一些化学合成品,在古代主要是一些矿物药。 比如说在先秦时期的一些文献上,就记载了五毒之药,现在研究这个五毒之药,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矿物药。 目前在中药当中常常使用的,比如说铅丹、轻粉这些都是属于化学合成药,中药里面从来不排斥它,它里面包含了一部分的化学药,不完全是百分之百的天然药。 另外在西药当中,尽管现在是以化学合成药物为主,但是有很多西药,根据《辞海》的鉴定,它也是属于天然药物的范畴。 比如说最早的抗菌素青霉素,它是来源于植物的这个青霉菌当中提取,慢慢的再采用半合成或者完全的人工合成的,另外,现代的一些生物制品,从分类来说,它也是属于这个天然药物的范畴。 因此天然药和化学合成药,不是区别中药和西药本质属性的,两类药物当中,都使用天然药物和化学合成的药,只是主次不同而已。 在中药当中主要使用的是天然药,少量的是化学合成品,在古代主要是矿物类的化学合成品,在当代比如说人工牛黄、人工合成的冰片,那么也发展到了植物药甚至于动物药,也有化学合成的药物使用。 另一方面在西药当中它显然是以化学合成药物为主,但是它也有少量的或者一部分的天然的药物。 所以中药是天然药,这种说法没有提示中药学的本质属性。 04 中药是草药吗那么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草药,或者说中草药是怎么回事。 关于草药出现在宋代,这个术语使用也是有八九百年的时间,在宋代这个中药是由国家专营,民间不得进行随便的这种交易,当时由国家专营的,在这个正规的中药书上有记载的,那么它称为官药。 相对于这个官药而言,一些流传在民间,在一些正规的药学著作上没有收载的,就反它叫做草药。 有的人说这个草有草粗的意思,比较粗糙还没有上升为理论的高度,还不是很正规的这种中药,它是相对于这个比较正规的由国家专营的中药而言叫做草药。 后来慢慢地就把一些中药书上没有收载,一些商业单位也不经营,主要是在民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和使用的一些药物,就把它叫做草药。 其实中药和草药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个草药往往是中药的重要的来源。 中药从古代到现在,它的使用的品种不断地增加,从最早的中药著作的三百多味药,到现在资源普查一万多种,不断地在发展,很多都是从草药里面,慢慢的成为了这个中药。 比如中药里面很重要很名贵的一味药叫三七,在明代李时珍的时代,那个时候中药书上没有收载,一般的医生并不清楚,往往是在民间流传使用,所以当时这个三七也是一种草药。但是后来一旦发现了它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止痛或者止血功效以后,那么用中医的理论来整理,然后记载在中药书上以后,现在三七不但是一般中药而且是名贵的中药。 这种例子是非常多的,所以草药往往是中药数量发展的源泉,没有本质区别。 另外草药在现代和当时的含义稍稍有一点变化,现在就说不管本草文献记没有记载,药书上有没有记载,就是说不太常用,一般的药物的经销部门不经营,这样的药物都把它统称为草药。 所以《神农本草经》上两千年前的最早的中药著作,里面的很多药物应该说是经典药,这个经典上收载的药物很经典,比如说石龙芮(毛茛)这样的一些药,现在很多早就沦落为草药了,因为现在一般不太常用,药店不经营,所以这样子中药和草药,就更没有很本质的区别。 我们不应该把中药和草药对立起来,其实它都应该统称为叫中药。 ▽所谓的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就是中药。这个药物不管它是出产于国内还是国外,中医开的还是西医开的,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当它用中医药的理论来认识,用中医药的理论来指导使用的时候,那么它就可以称为中药。如果它还没有用中医药的理论来认识和指导使用,它不一定是中药,它可能是西药的一个原料药。 另外在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中医、中药外,还有民族的医药,有些药物中医使用,民族医药也使用,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当中,它对这个药物的认识不同,可能它使用也有区别。 比如说中药的一味药叫诃子,中药是作为一种收涩药来使用,认为它能够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是用于久病体虚的咳嗽气喘和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这样的一些病证。 但是在藏药或者蒙药里面,它把这个诃子称为百药之王,很多病当中都使用,认为它能够被虚强身,能够健胃。 在这个不同的医学里面使用,它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它是中药,也是藏药,也是蒙药。 再比如说麻黄,它以整个草茎来入药的时候,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认识,它是辛温的,要给它定一个药性药味,它是辛味的属温性的,主要是归肺经和膀胱经,它的功效是用于发散风寒、平喘止咳和利尿消肿。 因此中医在临床上把它麻黄用于风寒感冒或者风寒引起的咳嗽气喘和水肿,按照这样的理论来认识麻黄,使用麻黄,麻黄就是一个中药。 如果把麻黄作为一个原料来提取里面的生物碱,提取麻黄素,认为它是一个拟肾上腺素的药,是一个升压的药物,升高血压的药物,这样来使用它就一个把麻黄作为西药的原料,作为西药在使用。 物质是相同的,但是指导的理论不一样,在临床使用上也有区别。 所以能够揭示中药这个术语的本质属性就是中药。 整理分享美好的中药知识,喜欢告诉我下次继续更新! 喜欢的话,点个「在看」告诉我吧~ 排版|秋心 与你分享生活中的每一种小美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ls/10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备考干货最全常用中药显著特性总结,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