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皮肤科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6172005.html

甜,大概是可以从童年一直惦记到现在的味道,无论是小时候一毛的糖块还是长大后吃到的各种精致甜品。甜味,或者说,糖,看起来总是和食物紧密关联。

但是糖,亦可以入药——所谓药食一路,医食同源。糖这种在各家各户的厨房随处可见的调味品也可以是一味中药。

不过这个地方的糖有着更加准确的定义,是用粮食类,主要是玉米或者稻谷用来煎熬,加上了糖化的一些辅助的东西,如麦芽在里面,让它糖化而产生的一种糖类,药用的名字叫做饴糖。它有软的,称为胶饴;有的是成块状的,称为硬饴,作为药用的一般是用软的。至于成块的硬饴,它多用于糖果之中,想必大家一定会更了解它的另一个名字——麦芽糖。

麦芽糖性味归经

甘、温,归脾、胃和肺经。

功效主治

饴糖和蜂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补脾肺、缓急止痛、润肺这些方面,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它没有解毒和润肠的这两个功效,就这两个差异。

另外,除了上面讲到的功效,它还能够补气。所有的补气药都能够补脾胃之气,都作用在中焦,从人参到最后的饴糖都是这样,所以对补气药的归经,任何一个药,都可以写补脾胃。

另外谈到了补气药,小郎中在这里做下总结,绝大多数补气药脾肺双补,除了白术、甘草、大枣、扁豆,而补心气的有人参、西洋参、甘草,补肾气的,有人参、西洋参、山药。

补法制疗总则

饴糖的临床治疗方法,为八法中补法的代表,下面小郎中来带大家谈谈补法的施治原则。

01.补而勿骤。

所谓虚有新久,补有缓急,垂危之病,非峻补之法,不足以挽救,但如病邪未净,元气虽伤,不可急补,宜从容和缓之法补之,即补而勿骤。

02.虚为正气衰,虚则补之,补其不足也。

有因虚而病的,也有因病而虚的,并有渐虚与顿虚之分,渐虚是少年至老年,或因病慢慢损伤;顿虚指突然大病,上吐下泻,或突然大出血。虚的范围很宽,有先天后天之别,有阴、阳、气、血、津液虚之分,五脏各有虚证。有当补而不补,不当补而补之误。有虚在上中而补下,有不足于下而误补于中上,此古人所谓漫补。

03.勿急投苦凉,宜攻补兼施。

温热伏火之证,本不当用补益法,但每有屡经汗、下、清而不退者,必待补益而始愈。此由本体素虚,或因有内伤或为药物所戕,自当消息其气血阴阳,以施补益之法,或攻补兼施。温热之病虽伤阴居多,而补气补阳亦不可废。

04.“气以通为补,血以和为补”。

补并非开几味补气补血的药就行了,必须注意使气机通调,血行流畅。还有用泻法来得到补的目的。如《金匮》虚劳篇立有“大黄蟅虫丸”一法,去瘀才能生新。

05.邪去病安自为补。

病去则食养之,以冀康复,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此贮补法。前人指出:药能治病,未可能补人也。

06.不虚者勿补之,虚则补之。临床治疗

饴糖最有代表的方剂是温里剂的代表小建中汤,方中用一升饴糖以“辛甘合化为阳”,饴糖本身既是甘温的,又是质润胶粘的,所以它不但补脾气而且滋润脾阴,与芍药相配起到酸甘化温的功效。

另外,它还可以用在以下病症中。

老人烦渴︰寒食大麦一升,水七升,煎五升,入赤饧二合,渴即饮之。(《奉亲书》)。

蛟龙症病,凡人正二月食芹菜,误食蛟龙精面色青黄︰每服寒食饧五合,日三服。吐出蛟龙,有两头可验。吐蛔者勿用。(《金匮要略》)。

鱼脐疔疮︰寒食饧涂之,良。干者烧灰。(《千金方》)。瘭疽毒疮︰腊月饴糖,昼夜涂之,数日则愈。(《千金方》)。

误吞稻芒︰白饧频食。(《简便方》)。

鱼骨咽,不能出︰用饴糖丸鸡子黄大吞之。不下再吞。(《肘误吞钱钗及竹木︰取饴糖一斤,渐渐食尽,便出。(《外台》)。

服药过剂,闷乱者︰饴糖食之。(《千金》)。

草乌头毒及天雄、附子毒︰并食饴糖即解。(《总录》)。

手足疮︰炒腊月糖,敷之。(《千金方》)。

火烧成疮︰白糖烧灰,粉之即燥,易瘥。(《短剧方》)。

另外,补法分正补和间补,临床了对症用法。

最后,虽然说饴糖好处多多,但是千万不要以“这可是补气药”为借口大吃特吃,凡事皆有一个度。虽然小郎中不知道宇宙的尽头是什么,但是多吃糖的尽头,或许是消渴症(糖尿病)。另外,所谓补而勿滞,甘令人满,在施用补药的同时最好配伍行气活血的药,以达到补而不滞,走而不守的效果,在临床上宜根据具体症状加减配伍。

以上就是今天的所有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END

图文来源:融媒体中心、网络

编辑:张乐、司树桐、孙慧馨

审核:张栋、孙慧馨

主编:闫宇航

指导老师:刘栖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tx/9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