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会诊医生/余秋平

整理者/张锡磊⊙编辑/王超⊙校对/党卫阁、居业

I导读:所谓心小胆大行方智圆,如此惊心动魄的会诊,读了真令人激动啊!

上个月在我院呼吸ICU会诊的两个病例

病例1:

蔡某男83岁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泡、胸腔积液、高血压3级(极高危险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增殖性前期视网膜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贫血、肾性骨病、低钠血症、低血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6-8

患者仍有咳嗽,咯白黏痰,量不多,喘憋明显夜甚,低热。查体:口唇稍紫绀。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面色黄暗,轮椅推入诊室。患者一周以来持续低热,入夜尤甚,昨晚体温37.7度,今晨37.1度,用消炎药无效。咳喘夜晚尤甚,吸氧稍舒,平素咯泡沫样痰,发热时咯黄痰,痰出则舒。畏寒怕冷,中午犹需要盖毛毯。双下肢水肿,按之凹陷,双上肢、头面亦肿,小便量少(服用利尿药,昨夜ml),无口渴。食纳可,大便可。舌润胖大,苔黄厚腻,舌下瘀。右脉浮弦滑数,重按略芤,浮取有力,左脉沉细滑,尺沉细弱略弦。

拟方:

黑附子g 白芍10g 生白术10g 茯苓10g

麻黄6g 细辛6g 生石膏30g 生姜20g

沉香2g   7剂

嘱:西药先全部暂停服,如有不适再加用。

-6-10

患者已服药一剂半,当晚服药后,体温即降至36.9度,昨晨体温已降,目前体温36.7度,咳嗽大减,惟昨晚干咳一两声。喘憋稍缓,头面、上肢水肿已全消,下肢水肿轻微。中午已无需盖毛毯。血压仍高:/mmHg。停用胰岛素,血糖亦在平素的范围(空腹血糖:18左右)

嘱:胰岛素正常使用,降压药正常服用。

病例2:

张某男82岁呼吸科住院RICU。

患者老年男性,入院后诊断肺部感染、肺恶性肿瘤晚期、胸腔积液、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现低热、喘憋明显,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其子诚邀余师会诊,言其父既往有10年痴呆卧床、肺癌晚期、脑梗塞后遗症(不能言语)病史。

-7-7

昏迷状态,大便数日未解,尿量每日mL,血钾7,舌苔黄厚腻、舌下瘀,右脉滑数而弱、尺沉带细弦,左脉浮小滑带弦,尺细弦沉数弱涩。

拟方:

黑附子g 白芍20g 茯苓30g 生白术15g

生姜15g 党参30g 麦冬10g 五味子15g

炙麻黄6g 生石膏30g 杏仁10g 炙甘草3g

鱼腥草30g   4付

按:会诊之际,余师语我曰:ICU的危重病人,但得凭脉诊与望诊,尤其是脉诊要精究。其子取方,问其父脉象如何,可有生机?余师告其曰:阳气大虚、甚为不佳,不包疗效、先服四剂,以观后效,并嘱购同仁堂的生晒参一支(每日量)喂服。其老伴言家中有人赠西洋参可否服用,余师言可暂用,但以人参为宜。上方、并喂西洋参30g后,7月7日晚服药低热退却,7月8日小便转多(-ml/日),7月9日尿量达1ml(当日)其子再次力邀余师会诊。

-7-10

右脉稍浮滑弱、尺沉弦稍带数、力度稍可,左手弦浮,左脉细稍滑、尺带弦滑。腹部按之实,肤阳脉沉滑弱,下肢肌肤甲错。

拟方:守上方加酒大黄3g、桃仁6g、土鳖虫3g、当归10g7剂

另:每天加喂同仁堂生晒参30g(每日)

按:余师告知其子曰:现在尺脉有根,暂无危象,大有转机,包其无碍,并语我曰:初诊脉象摇摇无根,万不可加大黄,此次腹部按之实,下肢肌肤甲错乃干血着脐下,可以合小剂量的“下瘀血汤”,复诊后患者每日尿量维持在1~0mL,血钾正常,血象正常。病人张季亨现在已经能睁眼,配合伸舌头了,呼吸机已撤除,气管插管已经拔了,医生说神奇了,家属也说已经很久没有反应了。

余师病机分析要点:寸脉浮有外邪,脉滑有热,血象中性粒细胞升高,检查有肺部感染,提示肺脏郁热不解,所以用麻杏甘石汤,寸脉特别虚弱,提示心肺元气大虚,所以体温不很高,白细胞不高,抗生素无效,两尺脉弦沉,提示肾阳不振,所以无尿肌酐升高,血钾高,体内积液,水毒无力外排,故此用麻杏甘石汤加真武汤,人参和附子量必须大,尺脉也特虚弱,所以附子也大量。至于真菌感染,完全是阳气太虚,湿饮内生所致,振奋阳气为主即可,适当宣展气化。

I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授权中医书友会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投稿:tg

linglanshuyuan.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xw/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