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从小在平原长大,成年之前,没见过大海,更没见过高山。

所以,我对高山及远方的向往自小就有,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强烈。

我向往自由,我敬畏远方,这也是我之前做旅游的初衷。

还好我年轻,去看一看这繁华世界。

走遍祖国的每一次大好河山,是我当时唯一的目标。

后来,我去过南方,也北上过。

南方的山秀丽脱俗,流水潺潺。

北方的山巍峨入云,神秘莫测。

但令我最难忘的就是西藏。

第一次萌生去西藏的念头是我高中的一部电影:《天下无贼》。

当时刘若英得知刘德华饰演的丈夫死讯后,在甘南拉卜楞寺外虔诚的叩拜。

她双手合十,高高举过头顶,全身匍匐着地,额头轻叩地面。

那一幕她的脸上挂满倔强,眼睛明亮清澈。

背后是寺庙血红的砖墙,地上皑皑白雪,抬头是西藏蔚蓝无垠的天空。

那一幕让我深深感动!

02

后来,我才知道那叫做等身长头,是西藏佛教的一种拜佛仪式。

以三步一扣的形式表达对佛祖的无上崇敬。

在西藏随处可见这样的一道风景。

许多信徒们会在手、膝盖上佩着护具,前身挂一毛皮衣物。

不惧万险,向着佛教圣地拉萨朝拜,请求佛祖实现自己的愿望。

不只是我,我相信,西藏是很多心中的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逃离北上广,逃离城市的喧嚣,西藏是不二之选。

我是独孤的!热烈的!虔诚的!

我想去西藏,去看一看那里虔诚的人们。

人生总要有一次寻找一片净土,洗涤自己的心灵,找寻自己的信仰。

机缘巧合,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终于启程了。

出发前,我做了一些简单攻略。

西藏属于高海拔地区,最大的问题就是高原反应。

尤其是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初次进藏多少都会有高原反应。

高反简单来说就是呼吸不畅、头疼欲裂,难受。

进藏前,先看看自己的身体状态,体弱多病者慎去。

03

必备药物:

红景天、葡萄糖粉,泡腾片,西洋参含片(葡萄糖粉冲成5%的水来当饮料,缓解高反)。

白花油(涂抹药物,缓解高反)。

芬必得,布洛芬(治头疼,尽量少吃)、

常规药物旅游药物:

创可贴、云南白药,眼药水。

进藏的第一天肯定是住宾馆,休息。

我的第一站是拉萨,整个行程也是以拉萨为中心展开,坐飞机、火车都方便。

它平均海拔在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平缓的,大家比较容易适应。

记住一点:

第一晚最好不要洗澡。

容易感冒,在陌生的城市,还是高原地区,感冒发烧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随身感冒药不可少:白加黑、新康泰克。

退烧药:

APC(我小时候发票我妈一定会让我吃的药物)。

西藏早晚温差大,而且干燥。

第一晚可能会睡不好。呼吸的时候我感觉会有一点缺氧,鼻子很干。

建议带上红霉素药膏,夜晚干燥,用棉签沾一点,在鼻子里涂一圈,保持湿润。

04

西藏的面积平方千米,十分辽阔。

景点之间多是高原湖泊,像必去的景点:羊卓雍措,纳木错湖。

每个景点之间相距很远。

西藏政治环境复杂,景点之间又有很多检查站点,身份证必须随身携带。

我们每到一个站点,就要下车,挨个过安检,查身份证。

报团的话,会把身份证统一交给导游,这样也会节省一点时间。

基本上,坐车时间较长,早上6点多出发,晚上10点多回来。

我们每天的车程几乎都在10小时左右。

好像大巴车就是我们移动的宾馆,带上防晕车类药物,舒适的颈枕才是明智的决定。

西藏位于中国的大西南,也比较落后,穷吧。

住的吧,四星的就可以,干净是标准。别的不过分苛责,不能跟大城市比较。

吃的喝的:

正露丸,黄连素,氟哌酸(肠胃药,治疗水土不服)。

保温瓶,多喝热水,不管你是肚子疼头疼脑瓜疼,没有一杯热水是解决不了的。

说实话,我们吃的并不好。

虽然餐标给的并不低,但真的是很简单,简单到略显敷衍。

都是些素菜,几乎不见荤菜。而且难吃。有点像大食堂的饭菜!唯一一次吃的还可以的是石锅鸡火锅。

导游说这是西藏特色餐,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有些菌类、白菜、青菜,肉我就没见着几块!

说到特色,据说西藏吃的有青稞酒,酥油茶,牦牛肉,藏红花,牦牛酸奶,糌粑、藏式面条、藏族血肠。

可惜,我只喝了杯酥油茶,它有抗高反的作用。

这杯酥油茶是我从庙里讨来的。这个庙就是大名鼎鼎的布达拉宫。

当时,里面有很多暖瓶,我看见一个喇嘛喝,就给自己也倒了点。

味道淡淡地,有点像我们平常喝的不加糖的奶茶。

牦牛肉,其实我想去藏民家里吃。

我们也确实去藏民家里去了,但却是给我们推销藏银首饰的!

我们去的这户人家,住的也很好。小洋楼,独立小院!很具有民族特色。

我走的时候,自掏腰包,买了几袋西藏牦牛肉。

是那种包装好的袋装风干牛肉,不清楚某宝上有没有。

但既然出来旅游了,怎么能不消费,花了我好几百呢!

05

衣物类:

冲锋衣,短外套,围巾,帽子,墨镜,口罩,舒适运动鞋。

防晒霜,必须带上,如果不想旅游一趟回来变成一个黑人的话。

羽绒服:

上山必备。当然,有租军大衣的,只要你愿意掏钱!

雨伞:

西藏的天气更是瞬息万变,你不知道哪一片好看的云彩下面藏着一个调皮的雷雨宝宝!

披肩:

颜色红黄为主,越鲜艳越好,拍照好看。

西藏干季、雨季分明,去西藏最好的季节是5-10月,气温没有冬季那么冷。

这时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含量也比较高,雨量也较少,能看到各座雪峰峰顶的机会更高。

简单了解西藏宗教信仰。

尊重当地习俗文化和藏人习俗,尊重寺庙文化,许多寺庙禁止拍照,禁止拍制服人员。

不要谈论政治敏感话题,尽量避免和藏民发生冲突,文明旅游。

高海拔地区切记跟男朋友吵架,避免情绪激动。可以离藏后回家清算。

该分手分手,该算账算账!

取消蹦蹦跳跳等高强度运动,此刻cue某些健身达人。

06

公共厕所:

西藏有些公共厕所都是收费的,所以你要随身带点零钱给厕所管理员。

有些大巴车停靠点旁边会有一些藏民卖东西,维持生计。

我记得,有个大约10岁左右的藏民小男孩,晒得黝黑。

旁边站着一个小姑娘,估计是他妹妹。

他们摆了个小摊,在卖一些小工艺品,看见我们过来,努力的叫卖着。

我们车的一个大姐看着可怜,把自己的很多零食都给了小姑娘。

小姑娘怯生生地,巴巴望向哥哥,哥哥同意了才开心的吃了起来。

一旁的另外一个大姐见状,跟着说,真可怜!

偏远地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好在,小女孩还有一个哥哥!

我记得看过一个旅游的综艺。

印度最繁华的城市孟买市中心却有个庞大贫民窟!

里面的居住条件,简陋的令人难以想象。

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有贫富差距。

所以说,西藏有他美的一面,也有它残忍的一面。

希望世间之人都如那个大姐一般,常怀怜悯之心,渡人渡自己!

以上,是进藏前的准备篇,献上!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zz/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