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读05丨王元崇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
编者按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知未来。本栏目选取近一年内出版、兼具专业度、可读性和实用性的史学新著,供广大历史教师、大中学生和历史爱好者选购书之参考。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 王元崇著 定价:79.00元 文汇出版社丨.1 内容简介 年,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派出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满载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华;多年后,大清轰然崩溃,而美国却在通向霸权之路上如日方升。 在一个多世纪的相望、相遇与相撞背后,是中国逐渐认清世界,并蹒跚追赶时代脚步的历程。双方的此消彼长,正是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交错的侧影。 从蒲安臣使团到留美幼童,从排华法案到慈禧的“夫人外交”,旅美历史学家王元崇在新书《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中,就贸易、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分析了清美之间的交往与互动,试图打破线性历史观的陈腐教条,让读者可以重新审视今日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作者简介 王元崇,历史学家。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历史系,现任教美国特拉华大学历史系。研究近世中国、东亚外交以及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等议题。著有RemakingtheChineseEmpire:Manchu-KoreanRelations,-(《再造中华帝国:满鲜关系,-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出版社,年)。目录 1|前言 甲篇天朝与外藩:清代中国的世界秩序 15|第一章清代中国的外交体系 4|第二章19世纪中期中美的双双“中兴” 乙篇灵魂与银子:“中国风”、茶叶与鸦片 6|第三章“中国风”与欧美的中国梦 87|第四章中国茶叶与美国灵魂 99|第五章到中国去! |第六章中国鸦片美国梦 丙篇体制与体面:条约、好朋友和磕头 15|第七章郭梁氏之死 16|第八章朝觐与不许朝觐:中美《望厦条约》 的签订 |第九章躲在角落里的美国 |第十章跪还是不跪,这是一个问题 丁篇以夷变夏:外交、出洋和留洋 |第十一章“真正的朋友”:雇美国公使出任中国钦差 29|第十二章改变还是尊重中国:蒲安臣“勿扰她”演讲 |第十三章千古壮举与百年遗恨:中国留美幼童项目及其失败 戊篇金山之梦:在美华工和华裔 |第十四章年《排华法案》的前世今生 17|第十五章石泉惨案赔偿记 5|第十六章林家女孩:我们究竟是谁? 已篇大门口的老熟人:枪炮、条约和下午茶 7|第十七章中美朝鲜半岛恩怨录 |第十八章老佛爷的夫人外交:慈禧太后与美国康格夫人 |结语:从烟草到镂斐迪的中国国情报告 |参考书目 名家荐语 中美关系的历史,已有多少人写过,但王元崇的这本书,仍有其独到之处。书页之间,既有精彩的故事讲述,又有事件及人物的细致剖析,渗透于其中的,还有一种深邃的历史眼光。他的生花妙笔之下,处于浩瀚太平洋两端的两个大国,“相遇”最初两百年间的种种恩怨情仇,跃然于纸上,读来发人深省。——陈兼,上海纽约大学全球体系 杰出历史学教授 中美两国相距遥远,历史文化和传统观念差距更大,相互理解实属不易。本书从两个角度为增进中美理解做出了努力。对中美早期交往的历史进行远距离观察,有助于人们看到起点、发展和全貌,而不为近期和现实的一时一事所遮蔽;把高深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文化作品,有助于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了解中美关系的由来,毕竟国家之间相互理解的基础在于民众和舆论。此书值得一读。——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 本书见微知著,用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刻画了晚清的对美关系,提出了有别于传统教科书的独特视角和观点。——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这本书涵盖18世纪晚期到整个19世纪,而这是中美两个国家的内部和外部关系都在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给当时乃至之后很长一段的中美双边关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人们至今还可清晰感受到那个时代留下的一些基本看法甚至话语。所以,了解这段历史很重要,而这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该书是作者的新贡献,内容很丰富,叙述清晰,很有可读性,一些观点对于理解今天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也是很有启发的。——牛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先读为快 ▍朦胧的理解“中国”,对许多美国人而言,是一个十分朦胧甚至有几分可怕的地方。过去是这样,今天也还是如此,他们不知道中国是什么样子,从未到过中国,也缺乏去中国的兴致和冲动。 普通美国人对中国的理解,主要靠小说、新闻、影视作品和自身的想象。一位朋友曾向我展示她了解中国的信息渠道——赛珍珠的小说《大地》(TheGoodEarth)。这是一部介绍乡土中国的经典作品,初版于年,也就是民国二十年。 这些年,中美政策圈对彼此的高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zz/7757.html
- 上一篇文章: 胡萝卜不是红萝卜,且好处多多
- 下一篇文章: 中美贸易对战,特朗普又在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