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文登区高村镇沙柳村流传着一个“传奇”:经营一个西红柿大棚,一年的收入能在文登城区买套房。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文登的现实故事。

“大棚里有精确的温度调节系统;把大豆、花生、玉米磨成粉,混合处理后做肥料;浇水时掺牛奶……这样用高科技手段种出来的西红柿,3公斤一盒,在北京超市卖到了近百元,按年产4万斤计算,纯挣20多万元。”绿洲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时述忠说。

这样的农业“传奇”在文登不在少数。“撤市设区后,文登用同城化的思路布局农业发展,用一体化的思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利用‘互联网+’等营销模式,着力发展近郊休闲农业、高效现代农业,壮大龙头产业,逐步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文登区委书记、张竞说。

Part1

1.2亿元打造城市休闲地

实现路径

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鼓励扶持各类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特色餐饮、生态采摘、度假娱乐等项目,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近年来,文登区葛家镇于家口村发展了亩葡萄种植。眼下,随着葡萄即将大面积成熟,葡萄种植大户车高级愈发忙碌,“每天都有好几拨客户、旅行社打来电话,问葡萄什么时候熟,要过来采摘。”9月16日,在自家葡萄园内,车高级一边查看葡萄长势,一边说,再过四五天,他牵头成立的于家口兴能葡萄合作社的亩葡萄就要大面积成熟了。

车高级本是名普通的葡萄种植户,3年前也赶潮流“转型”一把,把葡萄与旅游嫁接起来,带领合作社的农户们发展采摘游业务。“过去,我们是推着小车出去卖,现在,在家坐等游客上门摘。光十一前后的采摘旺季,每家就能比过去同期多赚两三万。”车高级说。

近年来,文登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号准市场需求的脉,瞄准消费者偏好的靶,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运作模式武装现代农业,用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信息等要素支撑农业,让文登农业不再是人们惯性思维中的传统农业,而是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经济结构,堪称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六次产业”。

随着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进程加快,集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恰逢其时。今年,文登利用自己的“土专家”“土学者”,立足文登西洋参(文登参)、苹果、蔬菜等十大产业优势,依托三山五泉七河等丰富的地理自然资源,突出“贴地气、操作性强、重实效”这一主题,制定了《文登区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形成了“三区四带”发展规划格局,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特色餐饮、生态采摘、度假娱乐等项目。

文登西洋参文化节刚刚落下帷幕。

“三区四带”,即指西洋参产销中心区、城郊休闲农业体验区、优势蔬菜花卉产业区和昆嵛山休闲观光采摘带、西部水果产业带,东部水果产业带和环米山水库生态涵养林带。在“三区四带”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下,文登区大手笔扶持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建设,整合农业、财政、国土资源、水利等部门的各级涉农资金和支农惠农项目资金共计1.2亿元,优先向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倾斜,支持相关园区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要物给物,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为保障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文登区预计拿出万元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进行分段累计奖励,并已将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发展列入目标绩效责任考核。还将争取3年内在全区成立专业化防治队、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家以上,基本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

政府频送大礼包,社会资本投资信心更足。目前,文登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已覆盖樱桃、苹果、猕猴桃、桃子等10多个品类,涌现出了山泰生态园、威高生态园、浩瀚蓝莓采摘园等一批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管理规范的知名园区。今年,文登计划新发展连片成方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4至5个,总面积亩以上。一个自然、生态又养胃、养眼的都市后花园,风景无限。

Part2

见“技”行事创品牌

实现路径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农业标准化推广步伐,加大对农产品认证(认定)的扶持力度,通过奖励政策鼓励扶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全面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文登区认识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为此,他们引导农民提升农业技术,培育农业品牌,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提起葛家镇西崔家口村果农崔登亭,十里八乡的文登人无不为他的“勾勾吉”大蟠桃竖大拇指。每到成熟期,大型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车就开到他的园子里,直接将蟠桃送往超市,来自青岛、烟台等地的客商也闻名前来争相订购。因为品牌响亮,他还别出心裁地将蟠桃装成礼品盒,身价再次提升。

“勾勾吉”大蟠桃是科技引领农业发展结出的“硕果”。走进崔登亭的农村能源科技示范园,这里的沼气池以沼渣作底肥,用沼液喷施叶面,既营养又能杀虫防病。不仅如此,他还创新建起了沼气保鲜库。利用沼气技术灌溉结出的蟠桃个儿大、甜度高,产量也比普通桃树高出一大截。

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增加附加值,文登菜农、果农们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名牌战略,见“技”行事创品牌,农产品身价也随“技”而涨。

贴有“汇润”商标的苹果,市场价卖到了每公斤22元;通过在生长过程中喷施SOD酶培育出的SOD苹果,具有健康美容效果,市场价达到每公斤24至26元,最贵的时候曾经一个卖到50元。价高源自技术。“文登市汇润果品专业合作社通过从配方施肥、果树管理到技术服务上的全程技术指导和规范管理,使得挂果时间比普通富士苹果延长1个月,果皮薄脆、果肉香甜、口味更加浓郁。”文登果业协会会长宫照月说,目前,“汇润”已成功申请了有机食品认证,苹果供不应求。

科技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第一要素。近年来,文登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技,下大力气打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使得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8%。先后引进培育农作物、蔬菜等良种30多个,全区先后应用推广花生高产集成、越夏蔬菜种植等实用新型技术40多项。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强化“三品一标”认证申报,推动品牌向高端迈进。

目前,文登已有“昌阳”蔬菜、“新河”樱桃、“御龙旗”西洋参、“东巡”大葱、“于家口”葡萄、“佛鼎山”苹果等种农副产品拥有了自己的商标,涉及水果、蔬菜、药材等多个特色产业,惠及农户17万多户,带动相关农民年均增收多元。“文登苹果”“文登大樱桃”“文登西洋参”“文登大花生”四个农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Part3

握紧支柱产业“拳头”

实现路径

将西洋参和皮草作为两大富民强区的龙头产业,通过提升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扩大品牌影响力等措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将西洋参和皮草打造成兴文百亿产业

西洋参和皮草一直是文登农业发展中的“拳头”产业,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文登区始终握紧这两大有力的产业拳头,整合资源,发挥“互联网+”的聚合功能,不断推动西洋参和皮草产业升级,向着打造百亿产业的目标稳步推进。

步入文登西洋参文化馆,1平方米的展厅内分列公共、历史、产业、养生和前景五大展厅,广泛宣传西洋参的成分、功能效果、服用方法等,深度挖掘文登西洋参品牌的文化内涵。西洋参文化馆不仅是一处西洋参文化产业项目,也是中国西洋参第一家O2O模式的产业项目。“依托O2O模式,我们的西洋参从接到预订到采收,从包装发货到餐桌,实现48小时冷链快递运输,最大限度保留了西洋参的营养。”广盛西洋参专业合作社经理王方凯说。

参观西洋参文化馆。

为了叫响文登西洋参(文登参)品牌,文登区组织“破译”电商财富密码,建设了国内首家西洋参电子商务平台中国西洋参网,通过电子商务将营销触角伸到天涯海角。不仅如此,近年来,文登区委、区政府多次出台鼓励和扶持西洋参产业发展的文件,通过政策鼓励,推广机械化采收,打造“公司+基地+农户”、“电商+村级组织+农户”的模式,破解规模化发展难题。

在西洋参产业积极谋求转型升级之时,作为优势产业之一的皮草产业的发展脚步也是马不停蹄。围绕品种改良、品质提高、品牌提升三大目标,文登区成立了兴文皮草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个,逐步把所有养殖场户纳入合作社。在合作社的指导下,鼓励各镇办统一建设特种毛皮动物标准化养殖小区,规范养殖管理、减少养殖污染。目前,文登共规划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场10多个,年出栏万只以上的养殖企业发展到多家。

西洋参精深加工。

此外,文登还通过建立国际毛皮交易中心、举办国际皮草博览会、筹建皮草拍卖行、开通文登皮草产业网等举措,叫响“文登水貂”品牌,推动皮草产业以新面貌强势崛起。

在转型升级的思路引导下,文登的现代化农业真正实现了土里生金,广惠百姓。

作者:威海日报记者孙世超

赞赏

长按







































早期白癜风能治愈否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echec.com/xyscd/1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