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汗看看你的身体哪儿ldquo坏
夏天是特别容易出汗的季节,痛痛快快出一场汗之后会感觉心情舒适。可是有的人却很难出汗,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根据出汗方式不同,汗也是分好坏的。出好了汗,夏天的疲惫也会随之减轻。 “好汗”和“坏汗”的区别“好汗”:干燥舒适的汗,几乎是没有什么异味,也不会黏在肌肤上。因为身体通过皮肤表面可以对其进行二次吸收。因此,出干燥汗的人,矿物质和盐分等没有随着汗液流走,出汗之后会感觉神清气爽。出的汗也不怎么咸,轻轻就能拭去。“坏汗”:出黏糊糊的汗的人,汗液会有较强的异味,擦汗之后皮肤也是黏糊糊的。吸收在体内的矿物质、盐分等因为汗腺不能正常工作,不能将其再次吸收,因此它们会留在肌肤表面,自然会觉得黏糊糊。怎样才能出对身体有益的汗?要想出对身体好的汗,需要让自己变成易升温体质。增强新陈代谢对提升体温很有效。肌肉不发达或脂肪偏多的人,身体内部处于一个寒冷的状态,体温是很难上升的。一旦体温上升,热量也是积聚在体内,不会排汗。那么要想出对身体好的汗,就需要锻炼身体,让肌肉更发达,脂肪减少了自然代谢也会增强。汗水还是疾病的预警信号,更年期、压力大、低血糖等都会导致出汗异常,人们应该及时、科学地分辨汗水发出的信号。 1腋下出的是“压力汗”压力过大时,人体植物神经功能容易紊乱,表现为焦虑、抑郁、出汗。美国研究发现,当人承受巨大压力时,大汗腺就会促使汗水产生。由于大汗腺分布于腋下、乳晕、肛门等特定部位,因此这些地方更易出“压力汗”。这种汗水含有脂肪和蛋白质,混合皮肤上的细菌后,更容易产生汗臭味。如果想减少“压力汗”,人们应该学会缓解压力。出“压力汗”时深呼吸、喝点水、吃水果、喝牛奶等也利于缓解压力。 2头晕眼花出大汗可能中暑如果你在高温下大量出汗,到阴凉处止汗后,马上觉得眼前发花、头晕目眩,说明很可能是中暑了。有时中暑还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沈雁英表示,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马上补水、休息,如症状无法得到迅速缓解,就需紧急送医。作为预防,应减少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外出;必须外出时,最好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注意补水;尽量清淡饮食,每天喝碗绿豆汤或绿豆粥,利于清热解暑。 3出“咸汗”表明运动饮水不足运动过程中汗水滴入眼睛是否感觉灼热刺痛?汗水干了之后,脸上是否留下白色印迹?这些都是“咸汗”(汗水盐分偏高)所致。平时喝水较多,且低盐饮食的人,一旦在运动过程中喝水不足,就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专家提醒,在运动过程中增加饮水量,十分关键。 4汗有鱼腥味可能是吃错食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资料表明,身体发出鱼腥味可能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所致。这类患者身体无法分解鸡蛋、豆类和鱼类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三甲胺。三甲胺会通过汗液、尿液和呼吸产生腐鱼或臭蛋等难闻气味。这医院治疗,另一方面应尽量避免吃此类食物。 5颈后大汗淋漓当心血糖过低饭前血糖正常值为70毫克/分升-毫克/分升。由于糖尿病或者剧烈运动等原因导致血糖低于70毫克/分升时,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其典型症状就是大汗淋漓、发冷或皮肤湿冷,特别是脖颈后及发际线部位。同时还应该注意是否出现心跳加快、颤抖、恶心、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 6怕热多汗留神甲亢怕热多汗是甲亢的特征之一,此外还表现为身体消瘦、心率过快、精神紧张、难以入睡、大便次数增多等,严重时眼球出现突出。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对症治疗。保证碘摄入量是防止甲亢的主要措施,如适当摄入海带、紫菜等含碘较多的食物。 7满头大汗四肢发凉可能心脏病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如果突然满头大汗,甚至导致浑身湿透,脸色苍白或灰白,四肢发凉,并伴有心前区绞痛、肩膀放射性疼痛,应马上怀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沈雁英表示,心脏病发作时,血管迷走神经过度反应、冠状动脉出现痉挛,就会导致出汗、胸痛,紧接着可能出现心率和血压骤然下降。心脏病患者应随身带好急救药以防万一,一旦发作,最好平躺休息,并把衣领扣子解开,情况严重时马上拨打急救电话。 8气虚、阴虚同样易出汗不热、不运动就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饮食上应适当多吃山药、牛羊肉等。晚上睡觉时不自觉地出汗叫做盗汗,是阴虚的症状,可适量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热性食物,还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喝。 文章综合自环球网及生命时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cd/5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洋参的功效与服用方法
- 下一篇文章: 国民好养品有养更有样,同仁堂健康年货节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