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患者常有痰湿血瘀、女人常有气滞血瘀、老人常有气虚血瘀,有三高的人怕血瘀引起心梗脑梗,女人怕血瘀引起月经不调、长斑,老人怕血瘀让人体虚、麻木、乏力、精神差。

所以看到能活血化瘀的食材、中药材都想试试,但是呢,盲目化瘀可能没有效果,用了与身体证型相反的调理药物还能越用越淤堵。

这三种类型的血瘀,单纯的活血化瘀都不够,常需要双管齐下,才能让气血欢腾、血运通通畅。

该怎么做?下面,中医王辉大夫给大家分别讲明。

痰湿血瘀:先除痰湿再化瘀

痰湿是血瘀的一种诱发原因,中医讲的痰不止包括我们嘴巴里吐出来的有形的外痰,还包括经络内一些无形的内痰。

这些无形的内痰常出现在身体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的身上,内痰的形成可以简化地认为是脂肪等代谢的废物。

这些痰随着气血运行到身体各处,一旦堆积到某处,就能导致该处运行不畅而导致瘀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痰湿血瘀。

痰湿血瘀的人通常是身体肥胖、血脂高、身体沉重容易困倦,而且舌苔白腻。

这类人群如果只是单纯的化瘀而不除痰湿,身体就会一边化瘀一边继续地产淤,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痰湿者就要先化痰。化痰的经方很多,比如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构成的“三子养亲汤”,嫌麻烦的话也可以冲服茯苓粉。

气滞血瘀:化瘀又行气

我们常说气滞血瘀,很多女性既存在气滞的问题又有血瘀的烦恼,这类女性通常容易抑郁、生闷气,还常伴有乳腺结节、嘴唇青紫、身体容易出现血丝的情况,还多有胀气等肠胃病。

这多半与身体内营卫之气运行不畅有关系,血要靠气地推动运行全身。如果气运不畅,血行就会受阻,从而出现血瘀。

单纯的化瘀,只能让淤堵散开,如果没有气地推动,它就只能停滞在某一处,不能顺畅地到达全身各处,也就没有所谓的“活血”,充其量只能算是干净的“死血”。

所以除了化瘀,还要行气。可以同时使用活血化瘀的三七、滋阴补气的西洋参、以及补血的丹参,这么配比既能活血行气又上火,调理效果比较好。如果觉得麻烦,也可以使用中成药逍遥散。

气虚血瘀:化瘀兼补气

上面我们说过血要靠气来推动,如果气不足,力量不够,就不能够把血推送到全身各处,常会凝滞、血行不畅,这就能产生淤堵。

而人体的先天禀赋肾元精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损耗、减少,到了老年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出现肾元不足、气虚的情况。

气虚血瘀的人,常有神思倦怠、身体乏力、不喜欢说话、气虚气短、容易心悸、精神恍惚、肢体水肿、舌苔发白的情况。

本身有气虚的人,如果是只化瘀不补气,血元多了但却更加地推不动,阻滞、堵塞的情况反而可能更加严重。

所以,气虚的老年人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要注意补气。

而补气最常用的经典中药材是黄芪,平时可以用黄芪泡水喝。也可以使用补气的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中医:调理脾胃用归脾丸还是逍遥丸?很多人都用错了,医生教你合理使用中医:大便粘腻、脸色爱出油?湿气重百病生,四味中药,改善体内湿气重中医:脾胃虚弱,湿滞中焦?李东垣一剂升阳益胃汤,清热除湿专治脾胃病中医:神奇的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的15种妙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ls/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