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见的6种症型及病根,今天一次
今天想跟大家说一说临床上糖尿病的6种症型及病根。 大部分高血糖患者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信号”,临床上我们如何通过这些信号来判断“病根”在哪里呢? 高血糖的各种“病根”还会相互掺杂,造成临床症状的复杂性加剧,严重时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形成。 在诸多因素之中,临床较常见的是“气阴两虚"兼“热”“痰”“湿”“瘀",因此高血糖的病根是“本虚标实”。 气虚:如果您总是感觉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舌淡脉虚,说明您体内生命的动力不足了,中医称为“气虚"。 气虚者,可以选择生黄芪、太子参、西洋参、山药等补气药物,这些补气药补气而不燥热。中成药可以选用四君子丸。 阴证:如果您两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说明您体内缺水分了,中医称为“阴虚"。 阴虚者,可以根据脏腑层次选用不同的药物,补肺胃之津用葛根、沙参、天麦冬、天花粉、生石斛,补肝肾之阴用元参、生地、山萸肉、五味子。 这些药既符合中医证候,同时又充分利用了现代药理研究成果:黄芪具有双向性调节血糖的作用,太子参、天花粉、生地、玄参、麦冬、葛根、五味子均有降糖相关药理作用。中成药可以选用生脉饮以益气养阴。 血瘀:如果您肢体刺痛、肿块、出血,面色晦暗,黛黑,唇甲青紫,脉涩,舌下络脉曲张青紫,说明您体内血液循环不畅,中医称为“血瘀”。 血瘀者,可以选用丹参、三七。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从而对控制糖尿病井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三七皂甙对血糖代谢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使葡萄糖性高血糖降低,有拮抗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作用,同时促进肝糖元的合成。 热盛:如果您口渴多饮,多食,大便干结,心烦易怒,脉细数或滑数,舌红等,说明您体内热量聚集过多,中医称为“热盛”。 热盛者,可以选用葛根、黄芩、黄连、黄柏、知母、石膏、栀子。黄芩、黄连、黄柏分清上中下三焦热邪,《名医别录》谓石膏“止消渴",《神农本草经》谓葛根、知母皆“主治消渴”。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中各药均有不同程度的降糖或改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药理作用,石膏、知母、栀子亦均有降糖作用。 痰盛:如果您感觉痰多,体型肥胖,咽部异物感,体表硬结等,说明您体内痰浊偏盛。 痰盛者,可选用浙贝母、茯苓、瓜蒌仁。主治消渴,身热,烦满,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茯苓有降糖功效。 就临床表现的典型症状与脏腑关系而言,一般来说,多饮责之于肺津损伤,多食责之于胃热,多尿责之于肺肾气虚,消瘦责之于胃热。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说到这里。 注:医学科普,仅供参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xw/11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临证随笔二
- 下一篇文章: 治疗心血管病勿忘顾护胃气中国数字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