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

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

党参

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

党参主产于山西、东北、内蒙、河北等省区。党参生长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忌高温积水,幼苗期喜阴,怕阳光曝晒,成株喜光;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宜林下栽培,既合理地利用林荫空间、防沙固土,又阔宽了林农增加经济收入的渠道。

党参栽培技术

目前在党参栽培过程中,种子萌芽期和幼苗期是两个关键时期。这两个时期在田间管理上难度最大,制约这两个时期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湿度和光照。因党参的种子细小,不易出苗,喜湿润忌干旱。故在萌芽期,对土壤湿度和大气湿度要求较高。目前农田栽培采用种子处理和地膜覆盖才能获得全苗。党参萌芽后进入幼苗期,怕强光直射,需要遮荫,以免阳光灼伤幼苗。大田栽培遮光难度大,而且效果不理想,常因高温曝晒造成幼苗灼伤或萎蔫,引起缺苗减产。在山区次生林下栽培党参的技术与管理方法如下:

一、选林整地

选择林下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阴坡,植被以1O年生以上的次生阔叶林为佳。清除林下杂草灌木和浅生于地表的树根,顺坡势整高床,床高25厘米,上宽厘米,下宽厘米,床间作业道宽4o~5O厘米,作业道踏实,中间微凹,以便雨季排水。每平方米床土拌^8克5O%的多菌灵可湿性粉荆,整平待播。

二、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冬播缺苗严重,春播,在时间上要比农田栽培时间晚半月左右,一般在“春分”过后,林下土层深5厘米处的温度达10℃时即可播种。播种前先将种子放入布袋内,在50℃温水中搅拌,揉搓至无黄水透出时,置于18~25℃处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1次,大约5~7天种子萌动露白。然后将种子与细土混合,直接撒于床面,用三齿钩稍微松动床面,然后轻轻镇压。每亩用种子~克。播后若天旱无雨,需人工喷水,保持苗床湿润。

三、管理方法

1、幼苗期

 党参幼苗长出真叶大约在5月初。此时阔叶林均已展叶,起到了自然遮光作用,强光照不到林下,正适宜幼苗生产,但需注意,天旱时要喷水保墒。林下水分蒸发较慢,喷1次水可保土壤长时间湿润。当苗高3厘米时,可按5厘米×15厘米间苗定苗。

2、伸蔓展叶期

定苗以后,党参进入快速生长阶段。主要表现在根系发育成型,缠绕茎伸长较快,叶片舒展,光合作用旺盛等方面。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增大透光量,促进光合作用;②就地采集灌木枝条,插枝搭架并引蔓上架,或引蔓上树;③6~7月份,雨季到来,降雨量增大,要顺坡挖好排水道。及时排水防洪,以免造成烂根。

3、花期

党参的花期在7~9月份,一般当年生的党参所结的种子不成实,不易留种,因此要及时把花蕾摘掉,以节约养分,增大根内于物质的积累。2至多年生的党参。除需留种的以外,其它作货的党参都应及时摘花、打顶,来保证根的质量和产量。

4、收获与加工

一般在秋后地上部分枯萎时收获。先将地上茎蔓割去,在床的一端挖出一个纵剖面,完全露出参根,然后顺床向前挖出。挖时要缓慢而且细致,断根则质次减产。挖出的鲜参,晾晒至半于时,轻搓一遍,再晒再搓,九成千时,理顺并扎成小把,将其堆起,上盖麻袋或稻草,使其“发汗”敬天后,再摊开晾干装箱即可。

5、病虫害防治

雨季防涝,避免根腐病。秋季有锈病发生,特征是叶背部出现绛黄色斑点,可用倍敌锈钠溶液喷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危及叶片和幼芽,可用倍4O%氧化乐果乳液防治。

——          单位:沈阳市林业局科技产业处长按







































成都白癜风医院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hechec.com/xyscd/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