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补血的经典名方,缓解失眠健忘和心悸
白癜风治疗 http://m.39.net/pf/a_7288900.html 今天介绍的这个方子,有着非常好的补血养血的作用。 什么样的人需要补血呢? 自然是血虚之人。 比方说: 最近一段时间看上去气色不太好,面色苍白,嘴唇苍白,就连指甲也是干瘪苍白的。 总是心慌,一阵一阵的心跳加快。晚上睡不好觉,很困,但就是睡不着,即便睡着了也非常容易惊醒,稍微有点儿动静就要醒过来。或者是梦特别多,能连着做一宿,第二天醒来特别疲累。 记性好像也越来越差了,特别容易忘事。 血虚的女性还会有月经不调的现象,经量少,颜色淡,质地清稀。 说到补血,不得不提到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膏方,也是食疗方——玉灵膏,出自清代名医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 玉灵膏很多人都听说过,主要由桂圆和西洋参组成,不过,若是翻开《随息居饮食谱》,你会发现它的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自剥好龙眼,盛竹筒式瓷碗内,每肉一两,入白洋糖一钱,素体多火者,再入西洋参片,如糖之数。碗口幂以丝绵一层,日日于饭锅上蒸之,蒸到百次。” 龙眼就是桂圆,把剥好的桂圆放到竹筒式的瓷碗里,每30克的桂圆,放3克的白砂糖,然后盖上一层丝绵,上锅蒸,注意,王孟英这里只提到了桂圆,后面才说到“素体多火者,再入西洋参片”,也就是说王孟英最初创立这个方子的时候,他只用到了一味原料,那就是桂圆。只是因为有些人体内有虚火,所以才加了清热生津的西洋参,加多少呢?“如糖之数”,也就是3克,这样就变成了今天见到的玉灵膏了。 桂圆嚼起来甜甜的,这种甘甜的食物本身就是一种能量,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桂圆就是水果,它的功能只是随便说说,来看看各大医典的记载: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里就称桂圆为“益智果”。 明代的《雷公炮制药性解》里说桂圆“主补血气,养肌肉,益虚气,美颜色,除健忘,治怔忡,增智慧,明耳目,久服延年。” 清代的《得配本草》里说桂圆“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怔忡。” 王孟英又是怎么评价桂圆的呢?他把桂圆的功效总结为三方面,“补气血,益心脾,安神益智。” 桂圆这么好,怎么吃,效果才能最大化呢?就是上锅蒸,这也是民国大医张锡纯的推崇之法,“愚治心虚怔忡,恒俾单购龙眼肉斤许,饭甑蒸熟,徐徐服之,皆大有功效,是能补心之明征。”(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锡纯曾遇一少年,这少年心慌的睡不好觉,张锡纯诊完脉,说你这是心脾血少啊。就叫他去买桂圆,蒸熟以后每天吃上一点,吃到后面,这少年的病就好了。 就是说这个桂圆啊你生吃或者煮着吃,也能起到“补气血,益心脾,安神益智”的作用,但是它效果没有蒸过以后那么好。 那么,要蒸多久呢? 王孟英又说了前后要“蒸到百次”,换算下来,大概要蒸够40个小时,所谓慢工出细活,之所以要蒸这么久,一方面是为了去掉桂圆的温燥之性,吃了不会上火;另一方面,经过蒸制的桂圆,味道从甘甜变为微苦,颜色也从黄褐色变为深褐色偏黑,肾色为黑,这样一来,它入心脾的同时,又分了一部分药性到肾,作用就更加全面了。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膏方,王孟英却说它“大补气血,力胜参芪”,比人参、黄芪的效果还要好。 大家知道,人参虽然大补,但是价格昂贵,王孟英这个人非常有博爱之心,他在行医的过程中,凡是遇到那些个气血虚弱又贫苦的老百姓,就用玉灵膏来给他们调养,既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又省去了一大笔费用,而且作为食疗方,也比较容易接受,所以玉灵膏的效果可以说是出奇的好。 气色不好的人吃了以后,面色会一天天红润,饱满起来。 无端端虚弱、身体不好的人,吃了以后精神状态会好起来,会比较有力量。 容易受惊、心神不安的人吃了心里会比较踏实、稳定。 总之就是气色好了,睡眠好了,也不容易忘事了。 不过,方子虽好,但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 蒸的时间不够,吃了以后上火了,这个症状还没下去,下个症状又被补出来了,得不尝失。或者一不小心蒸糊了等等,怎么办呢? 不妨试试下面这款加味玉灵膏,可以解决你的后顾之忧。 加味玉灵膏在桂圆的基础上加了薏苡仁和酸枣仁,更加照顾现代人的体质。 现代人湿气重,又容易失眠,薏苡仁去湿,它可以让湿气从小便排出去,酸枣仁最大的作用就是治疗失眠,它就是靠着安神助眠的作用在中医界扬名立万的。 什么样的人适合用这个加味玉灵膏呢? 先来看看王孟英是怎么说的,“凡衰羸、老弱,别无痰火,便滑之病者,每以开水瀹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 只要是气血虚、身体虚,体内没有痰,平素又没有腹泻症状的人就可以服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不宜服用,感冒期间、有实热的人也要忌服。 长按下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ls/7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甜而不腻的桂圆干,每天几颗,补足一年的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