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度夏,小暑养生是关键,消暑补阳气
今天就是小暑了! 一年中最重要的时节之一: “小暑过不好,小心您的心脏!”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中暑者往往都是小暑“中招” 因为炎热来得太突然! 想安然度夏,小暑养生是关键! “消暑、补阳气、祛湿” 本次由艾姑娘为大家吹响小暑养生三重奏! 小暑年7月7日 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 小暑节气特点小暑的节气特点是炎热、耗气、通于心。暑气本是夏日的主气,但对于体质偏弱或暑热太过的情况,暑气就成了暑邪。 暑邪为阳,故多直入侵犯气分,致腠理开泄而大汗出; 汗多伤津,阴液亏损,就会口渴喜饮,唇干舌燥; 大汗淋漓时,气随津泄,导致气虚,所以会气短乏力、时常困顿; 暑气在夏而通于心,暑热之邪扰动心神,引起烦乱不宁。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小暑究竟如何养生,请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小暑养生四部曲”吧! 小暑养生第一步:养心为上养生最重要的原则是跟上自然的脚步。夏季为心所主,所以我们应顾护心阳,心平气和,心宜静,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 从具体内容来说,夏养心的“心”并非完全现代医学里“心脏”的概念,而是包括心脏在内“主神”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 首先,养心要开心,“一份愉快的心情胜过十剂良药”,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其次,睡好可宁心,“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睡好了还要早起,清晨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人体阳气,也可以顺便听听小曲儿,“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矣。” 小暑养生第二步:艾灸,健脾祛湿脾应于长夏,小暑大暑时节最需艾灸,以健脾化湿。以下穴位可在小暑时节重点施灸。 01太白——脾经原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对脾系统的保健非常关键,按揉、艾灸太白可以补脾,对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浑身乏力、犯困、水肿、腹胀、腹泻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若能在脾经主时(上午9至11点)艾灸,效果更好。 02足三里——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二者为气机升降之枢机,故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需配合艾灸足三里。 脾经上的太白穴、三阴交和阳陵泉,同时也是瘦身大穴。有减肥计划的你可以按摩、艾灸这几个穴位,记得要从下到上依次按摩,效果更佳,可促进下肢气血回流,唇色红润泽丽。 此外,若有时间,在小暑时节艾灸关元(是元气出入的关卡)、中脘(能养脾胃)、气海(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命门(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四个养生大穴,能起到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小暑养生第三步:少动多静和夏不坐木从中医理论方面讲,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 小暑节气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小区或公园里的木椅木凳,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人如果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因此小暑节气时不宜在木质凳椅上久坐。 ?小暑养生第四步:消暑六宝,伴您清凉度夏由于暑气炎热,我们的食欲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今天,小编送您小暑六宝,祝您清凉度夏、安心度夏~ 一、莲藕 我国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早在清咸丰年间,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藕生食有清热生津、润肺、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可主治热病烦渴等症。熟食则有健脾益胃、通便止泻、消食等功效。 注意事项:煮藕时忌用铁器,以免导致食物发黑。 二、黄鳝 民间素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夏季的黄鳝最为肥美。而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进补。 三、绿豆芽 常吃绿豆芽,能清肠胃,解热毒,利湿热,洁齿,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能调五脏、通经脉、解诸毒,可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食少体倦。 注意事项:炒豆芽时应热锅快炒,减少维生素C的破坏。绿豆芽性寒,烹调时宜配上一点姜丝,中和它的寒性。炒绿豆芽时加入一点醋,既可防止维生素B1流失,又可以加强减肥作用。 四、黄瓜茄子 民间有俗语“六月热得哭,黄瓜茄子来解暑”,凉拌黄瓜、茄子是人们在小暑时节的最爱。黄瓜含水量是所有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能很好地补充体液。茄子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夏天食用,有助于清热解暑,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尤为适宜。 五、面食 传统医学认为,小麦味甘,性凉,有养心安神,益气除热,除烦止渴,和五脏,调经络,利小便之功效。 六、生姜 盛夏季节,家里应该常备生姜,俗语有“冬吃萝卜夏吃姜”,夏日人们好贪凉,喜爱电扇空调,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这时每日晨起嚼上两三片生姜,有感冒症状时喝点姜糖水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对于防治夏季感冒有一定益处。 另外,在小暑节气,出汗多,饮食中可以多添加一些汤粥来补充水分的流失。如用荷叶、绿豆、扁豆、冬瓜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 长按下方图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xw/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省中草药创新团队到荣成市调研西洋参种植产
- 下一篇文章: 如何挑选西洋参28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