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粉、丹参粉、西洋参粉混合起来,别看这些疙疙瘩瘩的东西样子难看,其实是活血化瘀,保护心脑血管的神宝呢!三七可化瘀通络,丹参可养血活血,西洋参可气阴双补,这对心脏、脑血管是一个全面的养护.

其实中医保养心脏的方式很多,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小方——三七、丹参、西洋参粉。我给它起名叫“复方三七散”

这个小方是针对心脏经脉瘀阻、同时气阴两虚的,具体组成是:三七粉、丹参粉、西洋参粉,三者混合均匀。每日温水冲服,用量根据病情增减,一般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10克即可。对心脑血管的保养作用外,还可以针对各种关节疼痛与女性的痛经闭经改善。

简简单单的二、三味药,就可以帮你保护自己及家人的心脏了,曾经一个朋友,常年喝酒,年纪轻轻,不到四十岁,就脂肪肝、冠心病了。叫他口服这个方子,一个月后遇到,他说,他的脂肪肝已经没有了。一个冠心病多年的老人,吃了这个复方三七散一瓶,心悸,心绞痛也没有。。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网络流行一句话“年轻不养生,老了养医生”。这句话其实讲得很透彻呀。所以我建议平时感觉心悸,即自感心跳,特别是上楼梯或走路时候加重,必需学会调养你的心脏了,别让你的心脏健康负担着家人的经济,记住:“要学会养心,不要临时救心”。

针对病症:高血压、脑中风、脑血栓、心肌梗塞后遗症、脑中风后遗症、脑血管硬化、冠心病、肩周炎、关节炎,女性月经不调、闭经、痛经。

以上病症原因:患者所从事之工作压力过高,并常年喜好吃胆固醇、脂肪高的高热量食品。导致血液凝固,循环不流畅、血液循环动力不足、脑部血液循环慢、脑部神经组织得不到气血的充足润养,脑神经对下肢肌肉的支配能力及小脑的平衡能力下降便会出现以上所述,如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如坐舟车这些症状,进一步发展患者还会出现记忆,思维及精神意识障碍。

服用方法:早晚服用1次,每次10克,重症患者可适当加量到12-15克/次,可使用温水、粥水(煮粥后剩下的水)、骨汤送服。坚持服用,否则将前功尽弃。服用本配方期间医院开出的西药,如阿司匹林、尼莫地平释缓片等。

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杜绝再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食品,生活饮食必须以清淡,清补为主。禁止再使用以形补形的进补习惯,多食用木耳,菇类、灵芝等菌类,芹菜、豆类。

其实这些年因心脏问题猝死的人比较多,一些企业的老总,很多都是在跑步机上,走着走着就因心脏病发猝死了,还有游着泳的,比如百事通的领导吴征。又比如年10月21日,全球第五大药业公司,主要是生产心脏病治疗药物的塞诺非公司,他们的中国区总裁卫平因为心脏病发作猝死,年7月,没到四十岁的同仁堂的董事长张生瑜因为突发心脏病而猝死。还有一些明星也是这样,比如高秀敏、马季、侯跃文等。这是名人,我们能够听说的,上了报纸的,可是平民百姓呢?我们不知道的,就很多了,所以心脏的保养非常关键。

1.三七

味苦微甘,性温,归肝、胃经。功效是止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治吐血,咳血,衄血(就是鼻子出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等。

三七大家千万不要小瞧它,清代名医黄元御说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对三七功效论述得较详细的,是民国时候的张锡纯,他说:“三七,诸家多言性温,然单服其末数钱,未有觉温者。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血衄要药。病愈后不至瘀血留于经络。兼治: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病下血新红久不愈(宜与鸦胆子并用),肠中腐烂,浸成溃疡。所下之痢色紫腥臭,杂以脂膜,此乃膜烂欲穿(三七能腐化生新,是以治之)。为其善化瘀血,故又善治女子症瘕,月事不通,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外用善治金疮,以其末敷伤口,立能血止痛愈。若跌打损伤,内连脏腑经络作疼痛者,敷之可消(当与大黄末等分,醋调敷)。”又云:“凡疮之毒在于骨者,皆可用三七托之外出也。”

很多病例都说明了三七化瘀血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是一味很好的中药。

2.丹参

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汤(地黄、当归、白芍、川芎),传统医药认为:丹参集养血、活血、化瘀、止痛、生新血于一体,功效显著且性味平和,有补有散,无副作用。现代临床单用或配伍复方对高血压、冠心病防治具有良好的功能调节改善心脑供血作用,医学家们以丹参为主,多配合三七、西洋参、沉香、川芎、枳壳、当归、鸡血藤、郁金成汤(散)剂,治疗冠心病出现的心悸、心慌、胸闷、气促、心痛等症状,收到效好的临床效果。而且,从辩证施治的反映与现代医学药理因子作用的研究对照分析,认定丹参的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损伤、改善冠状动脉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以及直接刺激正常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产生血管舒张因子和抗血小板聚集因子,从而达到保护内皮细胞结构、调节其分泌功能、维持冠状血管紧张度、加速血流、抑制血小板凝集,进一步改善心肌供血、防止心细胞损伤及促进已损伤细胞的修复,体现丹参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3.西洋参

西洋参本来不是中国的,最早是生长于北美原始森林之中,17世纪法国的一个传教士在我国东北期间,看到中国人对人参很重视,而且药物药效很好,于是他以“鞑靼植物人参”为题,详细叙述了人参的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并附有原植物图。后来,在加拿大的法国传教士拉费多在当地印地安人的帮助下,按图索骥在原始丛林中找到了与中国人参形态极其相似的植物,这就是西洋参。

所以,我们看到清代的王孟英他们使用西洋参,那都是国外进口的,直到年,我国才引种西洋参成功,现在东北等地都生产很多西洋参。

在中医里面,西洋参性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中医认为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虚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西洋参有抗疲劳、抗氧化、抗应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性的作用,另外,对糖尿病患者还有调节血糖的作用。

西洋参应该说是中医消化外来药物的一个成功案例,本来是西方的植物,结果我们中医见到它以后,很快通过实践,发现它的功效,然后对它进行了性味归经的总结,然后用于临床。

三七粉、丹参粉、西洋参粉混合起来,三七可化瘀通络,丹参可养血活血,西洋参可气阴双补,这对心脏、脑血管是一个全面的养护。如果有心血不足,心阴虚的可以加龙眼肉克,您如果不明白心阴虚的表现,请咨询中医医师或本中医学堂—李万湖医师,:

温馨提示:此方不适合服用的,是当患者因水湿过剩引起的湿邪蒙蔽心阳的情况,需祛湿,这个方子就力不从心了。孕妇禁用。

茯苓中医学堂—李万湖医师

阅读虽易,编辑不易,且看且分享!

更多中医育儿、女性、养生、医学心理、传统国学文化资讯。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茯苓中医学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zz/4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