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pf.39.net/bdfyy/bdflx/141030/4506378.html
??

炙甘草汤

出处

《伤寒论》古代剂量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现代剂量(仅供参考)甘草(12g,炙)生姜(9g,切)人参(6g)生地黄(48g)桂枝(9g,去皮)阿胶(6g)麦门冬(10g,去心)麻仁(10g)大枣(6枚,擘)煎服法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简记法则炙甘草汤,参桂姜,麦麻胶枣干地黄,心动悸并脉结带,虚劳肺萎亦可尝。

[方解]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其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使用本方,是用其益气滋阴而补肺,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那么在古代,要是有窦性心律不齐等类似的疾病怎么办?这就是古人的心脏起搏器呀。作用很简单,就是针对心率失常之类的心脏病。这些心脏病,自古以来就有,不是说最近才出现的,所以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对此有针对性的治疗。

中医对此的治疗就是以炙甘草汤为代表的方剂。这个药方,就是利用桂枝甘草人参强心,也就是提高心脏的兴奋传导和收缩功能,甘草稳定心率,麦冬生地黄阿胶大枣提供人体所需的血液,让心脏不致于没有燃料供应。所以,古人称为”复脉汤“。也就是说病人的脉不规则停顿的时候,喝这药就会恢复正常。方书里对这种心脏病的描述是”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所以这药方针对的心脏病就是关系到生死的急症,是那些一般人认为只有西医才能处理的急症。而这种急症,炙甘草汤要求用酒(最好30度以上的酒)来煎煮,规定的分量是酒和水之比是7:8。因为酒可以活血提高血液循环。西医的心脏起搏器还有个关键不足之处,就是需要病人的心脏具备正常的兴奋传导和收缩功能,否则就不起作用。而炙甘草汤则完全具备所有功能,无论病人是心力衰竭还是仅仅心率失常,炙甘草汤都能涵盖照顾到。关键就是桂枝甘草和人参的强心功效。这个药方,比较贵的是人参和阿胶两味药,计算下来,大概要~人民币一剂(如果用野生西洋参就更贵一点约元),大概两三剂就能起效。然后平时隔三岔五地喝三剂,就能很好的维持效果。一合算,一来便宜,二来安全,三来有效。另外还有生脉散。本方与生脉散均有补肺气,养肺阴之功,可治疗肺之气阴两虚,久咳不已。但本方益气养阴作用较强,敛肺止咳之力不足,重在治本,且偏于温补,阴虚肺燥较著或兼内热者不宜;而生脉散益气养阴之力虽不及本方,因配伍了收敛的五味子,标本兼顾,故止咳之功甚于炙甘草汤,且偏于清补,临证之时可斟酌选用。[主治]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2.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临床应用以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色淡少苔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

,阳气虚弱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zz/9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