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来了洪湖人这些解暑养生小妙招一定要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若小暑是炎热的开始 大暑便是到达一年中炎热的顶点 天气虽然很热 但小编有妙招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暑节气吧! 大暑来了!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7月23日10时50分,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正式登场,迎来一年里最热的时候。专家提醒,此时节,高温高热的“桑拿天”将成为天气的主角,小伙伴们要注意预防中暑。 每年阳历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大暑”节气开始,它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 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初伏时间: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时间:年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时间:年8月11日-8月20日 大暑民俗 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伏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三伏天时,人们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 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还有一种说法,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大暑的民俗 小编给大家一一介绍了 那在这个时节 才能防暑又养生呢? 咳咳 划重点了! 防暑养生小知识 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西洋参,这是参中唯一一个不上火、不伤阴的参。 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 可以吃点冷粥,这个冷粥,不是说加了沙冰的那种,而是经过冷藏之后,恢复到室温稍带凉意的粥。山楂冰粥能开胃养脾、消脂益气,更适合老年人食用。 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夏天很多人都会感冒,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颈椎。 不要熬夜,补一个午觉,30~60分钟都可以。过了1个小时的午觉,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了。 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动,应该要稍微活动一下。 特别小贴士 解暑荷叶茶 荷叶,又称莲花茎、莲茎。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古称芙蓉、菡萏、芙蕖。睡莲科草本植物莲的叶片。夏季采摘。鲜用或晒干用。 荷叶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多,《本草纲目》、《随息居饮食谱》、《中国药茶配方大全》等古今药(食)学典籍认为:莲芯及荷叶具有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热养神、降压利尿、敛液止汗、止血固精等功效。 荷叶味苦辛微涩、性凉性味寒凉,伤脾胃,务必加少许寒必温缓和寒凉之性,同时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等。 炎热的夏天来一杯清凉解暑的荷花茶吧! 洪湖的夏天 那是热得空气都扭曲了 除了小编介绍的这些 防暑养生小妙招 你们还有哪些独家秘诀 快来留言区跟大家一起交流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cd/10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与春运之间,只差一份核酸检测报告的距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