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可太常见了,被商家吹捧为”气血双补“,现在大家送老年人的保健品里一定会有它的一席之地。其实,西洋参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植物,印第安人、欧洲人、非洲人先后居住那么多年都没发现过这种”宝藏“,却突然因为华人前辈们发现他像人参而高贵起来了……还给它一道高大上的命名——西洋参。

这就让我想起了同为形似而被命名的土三七。

三七又名田七,被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具有“生打熟补”功效,即服生三七,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参治跌打劳伤有效;服熟三七,能补血强身,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肌工作负担。

按照传统中医的说法,只有生长在云南文山的三七才是根正苗红的贵胄,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主治出血症,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可是产量有限、运输不便等因素导致价格居高不下,非富人不可尝也。于是有农民在自家田间地头发现了长相酷似三七的红苗苗,于是就有了”土三七“。

同样道理,人参本产于中国东北,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所以而称为人参,也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药用价值、营养价值都很明确,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

也正是因为人参声名在外,当年远渡重洋的华人才会对类似的植物投入更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cd/1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