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忠政:展孝义襟怀创参业传奇

弘晓

来源

原文刊发于《红杉林》年第2期

自红杉林首次刊登封面人物孙中山先生—那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转眼之间就十年了!前不久有人提议说辛亥革命周年,应该也有些特别纪念吧。由华人社团、传媒及教育机构联合主办「美华精英颁奖盛典」于5月亚太裔月举行。致敬对象是为推动海内外交流做出成绩贡献的、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人物。机缘巧合,美国许氏参业集团创办人,全美最大的花旗参企业掌门人,名副其实的西洋参专家,进入大众视野,也进入了红杉林精英人物系列。他,就是美籍华人,著名企业家—花旗參教父—许忠政先生。

从穷乡僻壤的放牛娃到台大高材生

许忠政说他26岁来美,也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转捩点,整整五十余年,人生和事业也到达輝煌的顶峰。现在处于半退休状态的许忠政,明年即将迈入80高龄,但是说话声音仍然中气十足,精神状态非常好,根本感觉不到是年近八旬之人,受访时许忠政笑答:「花旗参功不可没!」

或许童年的经历对个性和人生的选择是有潜在影响的,他坦承道:「并不是说我从小就喜欢做这一行,应该说是机缘吧!」年他出生于台湾澎湖白沙岛一个农民家庭,当地不产大米,仅有番薯、高粱和落花生,家里连电灯和自来水都没有,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从小就要去放牛、捡牛粪。因为冬天没有柴烧,所以將撿拾回來的牛粪做成一块一块的,再贴在墙壁上,等干了以后,拿下来就能生火煮飯。他笑道:「手指头沾了牛粪就在墙上打指模。」小时候连鞋都没有得穿,直到初中一年級,在老師要求下才开始穿鞋,但是只有在上学时才穿。虽然,澎湖是贫穷的地方,可也是令许先生一生难忘的故乡。那首有名的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歌词中所描述的就是这里喔!

他说:「我妈妈生了14个孩子,我是第10个。」真是了不起的母亲!在那个生活条件艰难的年代,含辛茹苦将十多个孩子抚养長大,实在太不容易了。许忠政是他們家第一个上大学的孩子,也是他们村第二个上大学的年轻人。原本父亲就只是普通农民,在农村做些农活养家糊口,抚养那么多子女已经很不容易,实在没有能力筹措供他上大学的学费。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大學第一学年的学费是靠三哥的资助,其余的生活费及其他开销就得靠自己课余做家教,半工半读硬撑过来。第二年他觉得不能再拖累家人,于是毅然决然的从淡江大学退学,然后去台北报考台灣第一學府—台湾大学。众所周知,台湾大学的转学考兢争非常激烈,當年在一百二十名考生中,仅有两个录取名额,当然他也不负众望的考了第一名。要知道当年报考转学考前,必须先从原学校退学,若是转学考未录取就只能去当兵,所以他当时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没有退路的一股脑往前冲,也由此可见,他年轻时就充满冒险的精神!

台大外文系一直是响当当的名系,出来很多名作家,那可是文人呼风唤雨的时代啊!名作家像白先勇、陈若曦,还有不少欧美名校教授及文坛宿将也都来自台大。他记得李敖还在历史系当助教,到处演讲、写文章,那种氛围显然对其颇有影响。有句流行语:“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外文系当年两个班一百二十人,出国人数超过百分之六十。所以他内心一直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促使他从乡村走向大都会,又继续向前,走向更大的世界。

由买参给母亲补身到毅然开创事业

从照片上看到许先生那一片片一望无际的花旗参农场,感觉风景很美,有大片的绿地,还有树林,这种規模非常令人感动和骄傲!令人好奇的是,创业之初就有这种规划?还是说,就是命运推着您夫妇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其实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在最初创业的时候都是有梦想的。但是,能真正达到成功点的人,是那些最能够坚持的人!在这漫长岁月,在坚持与不放弃梦想的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什么样的挫折?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而他又是如何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呢?

年,许忠政申请到了美国丹佛大学的奖学金,赴美攻读硕士学位,留学期间,他和相恋多年的女友许圣美女士结婚,而在他取得硕士学位后,如愿进入美国北部威斯康星州州政府任职,成为负责儿童福利工作的官员。在美国奋斗多年的许忠政,终于成家立业,未来的路顺理成章、一帆风顺。但是,一个偶然的机缘,却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也让他与花旗参结下了不解之缘。

许忠政之前就听说过,出产在美国的西洋参被称为花旗参。花旗参,味甘、微苦、性凉,有补气养阴,滋养五脏之效,而且服用不易上火,中医常常用它来治疗肺虚久咳,咽干口渴、虚热烦倦等症。但在多年前,野生花旗参在美洲大陆还只是一株无名草,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其疗效功能而竞相购买,于是身价倍增。而自己身处的威斯康星州纬度和中国东北地区大致相当,气候适宜人参的生长,是美国出产花旗参最多的地区。

在了解花旗参的种种好处之后,孝顺的许忠政立刻买了2磅寄回台湾,给年迈体弱的母亲补补身体。但是对于花旗参是不是真的有很高的进补价值?真的能对母亲的身体有所帮助吗?还是半信半疑,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从家里传来的消息让他惊喜萬分。

母亲在服用花旗参之後,身体状况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让许忠政的心中为之一动。他联想到中国人素来有服用人参进补的习惯,而花旗参相对于吉林参和高丽参而言,性偏凉,补而不燥,对于南方人有更强的适应性,许忠政心想,自己住在盛产花旗参的地方,如果把花旗参买来,再卖到台湾,或者卖给旅居美国的华人,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许忠政是个说干就干的人。年,他注册了华人在美国第一家经营花旗参的公司。当时,美国邮购业务刚刚兴起,许忠政决定抓住这一机会,用邮购的方式,将威斯康星州的花旗参,销往美国各地的中国城以及華人家庭。同时,他还让弟弟帮忙打开台湾市场。

年,他的花旗参生意逐渐上轨道,夫妻二人忙得不可开交。就在这时,一个让他两难的抉择摆在了面前,是继续留在州政府工作?还是辞去这份待遇优厚并稳定的工作,专职从事经营花旗参的生意?许忠政陷入了沉思。而当时已在美国取得护理师资格的妻子许圣美,却毅然决然勇敢地支持丈夫的决定,并且愿意挑起家庭的重担,说道:「万一生意失败,我还可以当护士撑起这个家,我们至少有饭吃。」妻子的支持为许忠政打了一剂强心针,当他最终把辞职的决定告诉家人时,双方的父母都极力反对,畢竟新移民在美国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创业谈何容易,尽管如此,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夫妻俩还是义无反顾的全心投入這個事業。

花旗参邮购生意的红火,让许忠政始料未及。谈到此,许先生非常自豪的说,如果在美华人写商业史,他很有可能是第一位以邮购方式直接服務客戶的人。他总是「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年许忠政是第一个落户在威斯康辛州沃沙市,并且从事花旗参种植和销售的华人,时至今日,依然不忘初心,经营着全美最大的花旗参企业。他在花旗参的最佳产地美国威斯康星州,拥有占地六千亩(一千英亩)的种植农场。花旗参年产销售额,超过四千万美元,在海外,靠从事农业打出一片天地的华人少之又少,许忠政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花旗参王国」的呢?

年,他卖掉了在方杜拉克市新买的房子,举家搬到了威斯康星州北部最适合种植花旗参的地方—沃沙市。靠着家中仅有一万多美元的积蓄,还有一些借来的钱,开始在这里打造並实现他的「花旗参王国」的梦想。

沃沙是个小城,地处北纬四十五度,是美国最适合种植花旗参的地方,在许忠政到来之前,这里已经有一些种花旗参的參农,这些参农大多是欧洲移民。就在许忠政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时候,他遇到了创业第一个难题。因为不熟悉种植技术,许忠政只好边干边学,年,他贷款买下了近一千亩(英亩)的土地,开始创建美国首家华人种植花旗参的农场。花旗参在秋天播种,这一年,许忠政满怀期待地在试验田里播下了第一批种子,等到参苗出土,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花钱买来的种子,一磅要七十五块美金,撒在地上如同在撒金。望着残缺不全的参苗,许忠政心痛不已,他后来得知是因为参田里的麦草铺的不够厚时,蜗牛就会来吃人参种子。弄清这一点,他赶紧想办法补救,重新播种,功夫不负有心人,再次播下的种子,终于全部发芽。许忠政望着一片片绿油油的参苗,心里充满了喜悦,他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呵护着这些参苗。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参苗中长出了大量杂草,这让他头痛不已,采用机械除草,担心弄伤参苗,用农药除草,又怕污染参苗,他究竟该如何是好呢?「當時只能用两手拔,在那辽阔的参田里,真是拔草拔得苦不堪言。」儘管如此,日復一日彎著腰徒手拔草時,許忠政望著初初一小片農地,已經在心中想像出未來企業的藍圖,他看到的不只是眼前這英畝的農地,而是未來終有一日,將會創造出千畝的花旗參田,以及將花旗參行銷全球的壯志雄心,许忠政堅信,这种补而不燥的花旗参会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尤其是中國大陸。

「前五年都是在投入,只出不进,那个压力很大的,经验不足,资金不足,就凭着一股热情闯入新领域,如果心理素质不强,都担心得睡不着觉。」许忠政感叹的叙述。毕竟花旗参从生长到收获,需要四到六年的时间,这期间,所作的都只是投资,没有盈利。所以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下,他也不敢贸然开始大面积种植。当时,夫妻二人,一边摸索种植技术,一边兼做一些邮购的业务,医院内担任护士上大夜班,如此她白天才能兼顧照看孩子,赚钱维持农场的运营,

然而,另外一个种植以来最大的考验无声的降临了,就在年5月9日,正是母亲节的前两天,他们满心欢喜地去明尼苏达准备大儿子的婚礼,居然罕见的下起了5英吋的大雪,赶回来看见百年一见的大雪,压垮了多英亩的花旗参棚,夫妇俩当场都急哭了!为了抢救花旗参苗,总共动员个工人,耗时20多天的时间才完成。而雪融化后会让新苗捂死,眼看着一切的辛劳都即将付之东流,虽然心痛却无济于事,还是得想办法尽量将损失减到最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许忠政苦心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先后解决了参苗的冬季保暖、夏季遮阳和病虫害等问题。终于能全盘掌握花旗参的种植技术,同时凭借着销售管理的经验,达成了当初创业时「产销一条龙」的构想。

「我是一个勇于冒险的人。」回首往事,许先生欣慰的笑着说。-2年间,许忠政被任命为威斯康星州州长外销顾问。年,随威州经济贸易团访问中国,由万里副总理接见。在担任顾问期间,他同四任州长前后六次出使台湾、日本、韩国、中国及香港等国家及地区,将威斯康星州花旗参推广到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他也因此荣获美国威斯康星州州长外销特优奖、美国威州中型企业家奖,全美联邦商业出口商奖和美国农业部亚裔特优农夫奖等多个荣誉奖项,并有着「农夫外交官」的美誉。年,许忠政先生进军中国投资,在南京成立了中国总部,将企业带向国际化。2年,许忠政夫妇更因荣获威州杰出企业家奖,受到美国总统布什接见。

许忠政是美国第一位种植花旗参的华人参农,许氏参业集团也是美国第一家通过GMP国际认证的花旗参企业,四十六年如一日的坚持,不忘初心,一步一脚印,一路拚搏,终于成就了在威斯康星州建立花旗参王国,以及全球产销量第一的梦想!

全球市场拓展威斯康星的华人传奇

当生产环节逐步走入正轨之后,许忠政开始在花旗参的市场销售上下功夫。他利用之前做邮购的基础,首先开拓美国的华人市场,并先后在香港、洛杉矶、纽约、旧金山和加拿大的温哥华、多倫多,以及中国南京、張家港及广州等地设立了分公司。批发和销售他在威斯康星参场种植的花旗参。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花旗参市场价格下跌,很多忙于扩张花旗参产量的企业纷纷倒闭,而许忠政因为销售局面的打开,得以挺过难关。

从采访中了解到,许忠政先生不仅敢于创业,而且善于把握机会,做大做强。开创全球化成长发展并维持产业领导者地位,關鍵的因素,在於具有長遠的目光,并能跳脱惯性思维,看准威斯康星州得天独厚的环境能孕育出「地道」的花旗参。「地」指的是冰河時期由北方堆积下來的肥沃黑土,「道」则是北纬45度及适度的雨量和冬冷夏凉的气候,孕育出最适合花旗参生长的环境,讓勇於冒险的他,从原先的消费者跨足成为生产者。

在许忠政进入这个产业之前,当年市场上花旗参的供应,是由白人农夫以家庭式小规模种植,再直接整批卖给香港进口商,再拍卖给专业的分级加工商,加工完成后批发给商家,最后才到消费者手中。而他打破了花旗参传统的层层分工制度,从育种、种植、加工、外销、批发、零售到客户服务,每一个环节都亲自运营,同时取代了制造商、进口商、加工商、经销商至零售及客户端的角色。以现在的营销策略而言,当时「产销一条龙」类型的运营方式,实属一个产业颠覆者的作为,全然压缩产业链的直线供给,就如现代版的网站营销,将中间商给垄断了。而对市场的布局,更以共乘效应的策略,进行产品分化及分公司扩张的纵、横双向且双渠道进行,迅速整合产地到市场的产品及价格,最高质化产能与讯息化运用,进而达到全球化布局且日不落目标。

许氏公司成立时,全州约有参农25人,花旗参的年产量总计约15万磅。到年,参农已有1人,花旗参的年产量已达万磅。而许氏当时已成为全美最大规模的花旗参农场,並研發多元化保健產品,運用自產自銷、垂直营销管理的商业模式,成为独一无二的花旗参企业。创业有初步成长后,许忠政把握住全球经济发展的八十年代,积极开拓外销市场。一方面陆续到日本、英国和澳洲等地参加国际健康食品展览,另方面在年,将公司全面计算机化,加强邮购的时效。这时的他,将目标放在建设公司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集团。然而,他始終保持初衷,为顾客、供货商、生意伙伴和每一位员工创造价值,这些因素都是他企业兴旺的基础动力。

许氏参业集团除自产自销外,并代售其他参农之产品,年产销售量已占全州销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由于有许忠政这样的杰出企业家的推动,花旗参在威州经济中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在年,花旗参在威州外销农产品中居于第十一位,到年,已跃居第二位,成为仅次于乳牛胚胎的出口农产品的大宗。当然,在从年到年约四十五年期间,花旗参由于产量逐年增加,其价格也在逐年下降,如果考虑价格下降及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双重因素,时至今日,花旗参的价格相当于四十五年前的四分之一。许忠政坦言,目前的花旗参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四十五年前,全世界西洋参四分之三产自美国的威斯康星州,而今天,随着其它地区产量的增加,美国花旗参占有的市场比例,已缩减到百分之十,总产量增加的另一个结果,是价格逐年下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许忠政却带领着公司逐步扩大,产量及销售量逐年增长,这其中既源自于他的艰辛劳动,还有他的精心管理,以及膽大心細抓住市场机遇,才取得了如此的成就。由于许忠政及他的公司对威州花旗参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威斯康星州政府及美国联邦政府都授予他極高的荣誉。

目前许氏公司全球分布网,包括美国分公司有旧金山、洛杉矶及纽约;加拿大有温哥华和多伦多,然后还进军中国大陆,以南京為总部,並在成都、南昌、杭州、无锡、徐州、合肥、芜湖、武汉、广州、及张家港都有分公司,在加上台湾分公司等。其实,做到一定程度最关键的就是管理了,那么许先生成功秘诀是什么?

他说:「首先是人要正,这个最重要;其次就是制度,再一个就是企业文化。企业不只是为了赚钱,更要看是否对社会有贡献与回馈。当年创业也是因为对母亲的爱,想尽一份孝心。」所以一个企业成功是不容易的,要把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力量,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進,很难。「如果作人正,企业文化也很正,虽然不一定办大事,但是小事情也会做得好。」公司的核心管理层都是跟他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员工,有不少是老一辈退休了,第二代又继续接班担任要职。充分说明他的企业文化風格充满凝聚力,大家愿意在同一领域携手共进一辈子,也就是有家的归属感。

去年因受到疫情的冲击,各行各业都叫苦不迭,但人们对健康和生命的珍视,尤其是花旗参对人体健康有益,像中医药保健还是很受民众欢迎的。由于中美 对进出口贸易的冲击,那么对花旗参产业影响具体在哪方面?如何去面对挑战、调整解决这些问题?

这的確是令人焦虑的問題,但大环境改变,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顺势而为吧。在访谈中,许忠政也提到从小公公对他的影响,自己选择信仰,并且不惧外界压力,坚持走自己的路,最终成为家族子嗣延续的榜样!

回想过去,从整地、除草,日以继夜胼手胝足,边种边学来掌握种植花旗参的技巧,进而开拓市场,建立全球分公司,并以企业化方式多元经营出口、原料、批发与零售等业务。许忠政自此深刻体验到,一个企业要能存活并经营近半个世纪,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建立企业以来,虽然曾遭遇了各种挫折和困难,但许忠政坚持着「诚恳实在」、「决不放弃」、和「格外用心」三项格言,领导许氏参业集团达成今日的里程碑,成为全美家喻户晓的华人品牌。

46年来,许忠政运用「自产自销一条龙」的方式,成功将许氏参业集团转型为跨国企业,并执行计算机化销售管理,让花旗参的业务遍布于全球各地。许忠政在业界一直享有「花旗参王」、「花旗参外交官」、「花旗参教父」等美誉,其四十六年如一日的努力精神,成功让许氏威州花旗参跃进成为世界品牌,并享有「信誉老牌许氏花旗参」的尊贵荣誉。在创业上,在行业品牌及企业文化上,许氏参业集团都创下许多第一,足可谓之为华人楷模。

许氏近年来已开始二代交接,让企业朝向更年轻及多元化迈进。几年前许忠政的大儿子许恩伟已回来接班,帮忙改进公司的企业管理。许恩伟拥有美国哈佛大学MBA的学历,并有在美国五百大公司GeneralMills八年的经理工作经验。许忠政相信儿子的帮忙必定能让公司顺利的完成二代交棒,并做得比他更好。许氏近年来除了积极拓展海外贸易,同时也专注开发网络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站平台。未来,许忠政希望能继续扩大公司经营范畴,提升更多的产量,服务更多的顾客,在永续经营的原则下,秉持着诚恳实在的企业精神,精益求精。期待第二代能为许氏再创下一个参参不息的五十年高峰。

“妃子笑”甜透旧金山

第91、92届国医节庆会政商名流云集

选美筹款庆功宴华狮豪迈五十年-  旧金山华埠国际狮子会筹款庆功大会

名人荟萃精英榜少年圆梦胜利堂

严歌苓

孩子啊,孩子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cd/7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