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作为药品和补品,中国社会服食人参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人参做了详细论述,认为人参“能治男女一切虚症”,巩固了人参“百草之王”、“众药之首”的无上地位,人参由此身价百倍,中原地带的资源很快耗尽,东北成为人参的主要产地。清朝初期,国人对人参的狂热有增无减,每年有数万人到长白山采参,东北人参也面临着灭绝的命运。为了制止滥采,保护满族的发祥地,康熙皇帝诏令实行放票采参,严禁私采,虽然保护了珍贵的人参资源,但是也造成人参供应紧张,一参难求,巨大的社会需求和人参资源的短缺,成为北美花旗参输入中国的根源。

年,法国耶稣会教士杜德美(P.Jartoux,-)来华传教,详细考察了中国人参的形态、特征及应用。年4月12日他致信耶稣会,附上绘制的中国人参图,详细介绍了人参产地、形态、生长状况和采集方法,推测“大致位于北纬39-47度之间,东经10-20度之间即北美洲大陆也会有类似植物。法国耶稣会教士拉菲托(Joseph-FrancoisLafitau)时值加拿大魁北克传教,读信后意识到所在的魁北克正是杜德美预言可能发现人参的地理环境,拿人参绘图给当地印第安人查看,认定是一种叫做“噶兰特区恩”(garantoquen)的草药,与中国人参同属于五加科植物,但不同种,分布于北美洲森林中,即加拿大的东南部和美国的东部,包括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魁北克,美国的纽约州和密苏里州等地。印第安部落很早已经使用,并和中国人一样把它当灵丹妙药顶礼膜拜,常用于强健身体和祈祷。

清代初期,北美人参开始少量输入中国,应为法国人首先发现鉴定并购买后转输中国,以至于当时的医药著作误以为产地法国而被称为“佛兰参”。”清乾隆30年《本草纲目拾遗》中已有记载曰:“苦甘凉。味厚气薄。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出大西洋。佛兰西。一名佛兰参。”及美国成为中国重要贸易国,主要商品人参源于北美大陆后,方取美国国旗之形状名为花旗参或西洋参

十三行与花旗参的大量输入

在—年近一个世纪中,广州十三行是清朝唯一特许的与西方国家海外贸易的机构,广州成为西方人士及产品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史称(西方国家)“一口通商”时期,因此广州成为花旗参引进中国的唯一通道,十三行成为花旗参的进口中心,十三行商成为花旗参法定。

在美国独立之前,美国和中国进行直接贸易是非常困难的,英国议会通过立法制定《航海条例》和商业税等严控北美殖民地的贸易,作为英国附属的北美殖民地,没有自己独立贸易的权力,“除了葡萄牙以外,所有渴望贸易的欧洲人都被迫从中国帆船造访的各个东印度港口获得东方的商品。”尽管如此,还是无法抵挡美国社会对中国东方商品的需求和对贸易的渴望,大量的丁香、胡椒、茶叶、生丝等被欧洲人预定、购买。茶叶的需求增长更是惊人,17世纪80年代,北美殖民地对茶叶的需求与日俱增,年十三州消费的茶叶有20万磅。著名的北美殖民地人民反英起义的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就是美国民众希望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冲破英国垄断的斗争。

美国独立后,英国采取各种经济手段对其报复,法国、西班牙等国在贸易上也采取歧视做法。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各种危机的美国,必须打破这种僵局。年,刚刚独立没多久的美国把视线投向了中国,美国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贸易伙伴,确立直接通商关系,开拓新市场。

美国人发现西方商人与中国贸易往来中,能够引起中国人兴趣的产品为数不多,清政府认为“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许多美国行销世界各地的商品,却在中国没有市场。美国探险家约翰·莱雅德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库克船长的最后一次太平洋之行》一书,讲述在中国所见情形,在美洲西北海岸以六便士买进的皮张(海獭皮)在广州可以卖一百元,花旗参也有很大市场,劝说他们改行从事对亚洲的贸易。巨大的商业利润诱使不少商人跃跃欲试。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商人于年12月已经派出了第一艘“哈特莱”(Harriet)号,满载着人参前往中国。当途径好望角时,为东印度公司所知,他们害怕新兴的美国商人抢走英国人在广州的生意,以一磅人参换取两磅茶叶的贸易方式,将美国船上的货物全部买下来,这次贸易是失败的。

年2月22日,正好是华盛顿52岁诞辰,由费城大商人罗伯特·莫里斯、丹尼尔·派克和纽约公司共同投资购买的“中国皇后号”商船正式启航。“中国皇后号”是一艘私掠船由改装而成的、机器发动的木制帆船。船身长约31.8米,宽约8.66米,吃水深度约4.88米,只有约吨重。船上的人员主要有船长格林(JohnGreen),海军出身,具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商务代理人山茂召(SamuelShaw),战功卓著,精力充沛,颇有才气。除此之外,还有副船长、木匠、医生、水手等43人,船上的货物基本上以人参、皮毛、羽纱为主,计载有人参担、毛皮张、羽纱匹、棉花担、香料26担等等。船离开纽约港,历时6个月来到中国的广州。8月23日,到达澳门,一周后,“中国皇后号”抵达了目的地黄埔港。

“中国皇后号”的远航,是中美直接贸易的肇始,一方面,对美国来说,意义十分深远,表达了他们对东方贸易的愿望和对财富的追逐,打破了英国的经济封锁,开拓了新的海外市场,开辟了中美贸易的新纪元,更掀起了美国东部沿海商人对华贸易热。年5月,《纽约新闻快报》的一篇报道说:“这向我们预示着一个美好的未来和广阔的经济前景,届时我们将省却那些麻烦且不必要的中间贸易……它都将激励国民仿效甚至赶超自己的商业对手,从而造福整个美国。”此后岁月里,往返中国广州的美国商船络绎不绝。仅年,就有5条商船前往中国,它们是从纽约港出发的“希望”号(Hope)、“实验”号和“中国皇后”号(第二次出航)、从费城出航的“广州”号(Canton),从撒冷出发的“土耳其皇帝”号(GrandTurk)。这些商船的广州之行,几乎都是满载而归的。

从年到年,美国对华贸易额增长了6倍,到19世纪40年代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已处第二位。从年至年中美贸易逐年大幅度增长,年美国对中国输出的主要商品及数量中,人参担、皮毛张,而到年则分别为担、张。增幅分别为人参%、皮毛%。

对于中国来说,广州大门向美洲打开,增添了一个贸易国家。“亦标志着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已扩展到全球各地,实现了广州与世界的海上运输大循环。”。

中美贸易伊始,美国人了解到花旗参输往中国能够牟取暴利,因此美商大量收购西洋参。“沿着哈德逊河流及新英格兰西部,男女老幼,漫山遍野的挖掘”花旗参,“各地报纸充满了收购花旗参的广告”。据统计,从年至年,美国输华西洋参43,担,平均每年输入1,担。其中年和年,更多达五、六千担。

而花旗参的大量采挖,也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然而中美贸易差额逐渐显现,中国对外贸易始终处于出超地位,拿茶叶贸易作一分析,在年到年,中国输美茶叶从担到担,增长了近16.5倍。茶叶始终在中美贸易中独占鳌头,从年到年间,中国输美茶叶金额占输美商品总额的比重平均为58.1%,最大年份为92.1%。随着贸易的发展,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前,美国在对华贸易中的逆差日趋严重。为了应付这种逆差,美国人被迫向中国市场投入大量的白银和金币。但白银的匮乏成了美国扩大对华贸易的巨大障碍,和英国商人一样,美国人找到了一种代替花旗参的商品——鸦片。美国商人自年起通过各种方式贩卖大量鸦片,牟取暴利,改变了中美贸易的性质,成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元凶之一。

花旗参与中国社会生活

人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中药,又是滋补保健品,受到特别的重视。在中国人看来服用人参可以治疗头晕和缓解头疼,恢复平静和延缓衰老,此外还能刺激性欲。“总之,人参几乎无所不能”。17世纪90年代后,中国社会人参资源紧张,真正的野山参已经罕见,中国产人参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一般百姓很难问津。而大量花旗参经过广州十三行,转输中国各地,缓解了市场的需求紧张。而西洋参数量大,具有优良的滋补作用,价格便宜,为社会大众阶层所普及,有益于中国人民体质的增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医药保健及社会生活不无裨益。

岭南北依南岭,南临大海,地处热带、亚热带地理环境,每年受季风、台风影响,日照强烈,降水丰盈,常夏无冬,有“春天湿热、夏天炎热、秋天闷热、冬天燥热”等特点,急需岭南气候水土同时能为广大中下层民众接受的兼具医疗和保健功能的药材。而花旗参与人参虽同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但二者用法及功效有所不同。人参药性偏于温热,适用于秋冬季节或寒冷地带。而花旗参药性寒,适用于春夏季节或热带亚热带地区。从药性上看,人参药性猛烈,花旗参药性温和,“洋参似辽参之白皮泡丁,味类人参,惟性寒,宜糯米饭上蒸用,甘苦;补阴退热,姜制,益元扶正气”。《本草从新》中记载:“苦寒微甘。味厚气薄。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出大西洋佛兰西(形似辽东糙人参,煎之不香,其气甚薄,禁忌与参同)。”《医学衷中参西录》谓“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能补助气分,兼能补益血分,为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因此花旗参尤其受到岭南社会的欢迎。

与其他名贵药材相似,花旗参也异名颇多,在民间流传的别名有上百种之多,常用的有以下这些:洋参、花旗参、西洋人参、美国人参、美洲人参、五指、红果、广东人参、法兰参、佛兰参、顶光光、种洋参、原皮西洋参、粉光西洋参、粉光参、野原皮、种原皮、正光、正光结、粉光、正面参、定光参、野顶光、种参光结、种面参、种顶光、去皮西洋参、光西洋参、野山洋参、野洋参、白折尾等。其中以洋参、花旗参、广东人参、西洋人参最为常用。从西洋参在民间流传的别名来看,其叫法有三种。一种是根据产地,如花旗参、西洋人参、美洲人参、广东人参、法兰参、佛兰参等,其实属于同一产地北美洲,然不同叫法,足见其反映中西贸易特征;一种是根据外形,如红果、五指,指其外形上极其相似;一种是根据其药材特点,如顶光参、粉光参、定光参、野原皮、种面参等,使得人参文化更加发展。

当清代中期鸦片在中国大地泛滥,林则徐在厉行禁烟同时,也积极进行对鸦片瘾者的治疗,而花旗参成为戒除烟瘾药方的重要成分,“湖北全省收缴烟枪数千杆,烟土烟膏数万两;湖南也收缴了烟具数千件,烟土烟膏三万多两。在严厉禁烟的声势下,许多吸食者纷纷自行戒烟。武昌和汉口各家药店配置的戒烟药,无家不有,无日不售,高丽参、洋参等药皆已涨价数倍。”

综上可见,清代中期广州十三行在花旗参的引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花旗参普及于岭南社会,也发展到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本土的人参相映生辉,共同促进了人参文化的繁荣。北美野生花旗参商品图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ngcana.com/xysls/4674.html